第279章 马车缓缓驶入漳州府城(第2页)
走着走着,征大人闻到了一阵浓郁的香气,循香望去,发现街角的一家小吃铺前围满了食客。店家正忙碌地在灶台前翻炒着食材,空气中弥漫着酱香和炭火的气息。征大人向随行护卫打了个手势,示意他们跟随自己走近细看。摊主见状,热情地介绍道:“大人若是想尝尝咱们漳州的地道小吃,不妨试试这碗‘四果汤’,消暑解渴,甜润爽口。”征大人微微一笑,点头示意。只见店家熟练地舀起一碗清甜的糖水,加入红豆、绿豆、薏米、莲子,再撒上一撮剉冰,一碗色彩缤纷的四果汤便呈现在眼前。征大人端起瓷碗,轻轻抿了一口,顿时感受到冰凉甘甜的滋味,让人心旷神怡。他不禁点头赞道:“果然清甜可口,漳州的夏日,若能得此一碗,确实快哉!”
稍作歇息后,征大人继续向前走去,来到漳州最负盛名的古桥——九龙江上的“江东桥”。这座桥自宋代以来便是漳州的重要通道,桥身由坚固的花岗岩砌成,桥面宽阔,栏杆上雕刻着各式祥云与瑞兽图案,尽显古朴与庄重。桥上行人络绎不绝,有挑着货物的商贩,有结伴同行的书生,有悠闲赏景的老者,还有一群孩童在桥边嬉戏。江面上,渔船来往穿梭,渔夫们正熟练地撒下渔网,等待收获的时刻。征大人驻足桥头,静静地看着眼前的景象,感叹道:“这漳州,果然是人杰地灵,商贸繁盛,民风淳朴。”
随后,征大人在县令的陪同下,前往参观漳州着名的文庙。这座庙宇供奉着孔子,是当地士子们求学拜祭的圣地。庙前的牌坊上书有“文曲星下”四个大字,寓意着漳州自古以来文风鼎盛,人才辈出。步入庙内,只见庭院宽阔,古树参天,大成殿内供奉着孔子塑像,香火缭绕,学子们虔诚地在此祈愿,希望能在科举考试中金榜题名。县令向征大人介绍道:“漳州素有‘海滨邹鲁’之称,这里的书院众多,学风浓厚,每年都有不少士子考中进士,仕途顺遂。”征大人听后,颇为赞许,点头说道:“学风兴,则国运昌,漳州文风之盛,实为大清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