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初到李家村(第2页)

 在收进空间的同时,就被他用空间之力粉碎成了细小的植物颗粒,掺合进了土壤之中。

 也幸好这是初冬之际,草木枯黄,被收了一层土壤的地方,同样露出的是土黄色。

 从远处看来,变化并不明显。

 只有走近了细看,才看到会有些许的不同。

 一路走一路收,两个小时后,一个百亩大小的小土丘,硬生生的被他削成了平地。

 为了不引起他人的注意,陈卫国谨慎的选择那些,人迹罕至的荒地上取土。

 这么多的土壤,放到空间中也才将将铺就了10亩左右的面积。

 【任重道远啊,一万多亩的面积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用土壤全部铺完。】

 他铺的很厚。

 土层有将近两米的样子。

 土层上面一米左右的泥土,他用从湖底捞上来的淤泥与之充分混合。

 这样就能解决淤泥的不透气的问题。

 眼看着时间来到了正午,他也停止了土壤的收取。

 直接从鱼塘里选了一条三斤左右的的鲤鱼,在空间里处理了。

 然后架起了火堆烤了起来。

 一个小时后,水足饭饱,跨上自行车继续赶路。

 路上又碰到了几处比较适合取土的地方,又狠狠的刮了一层地皮!

 走走停停,下午三点左右的时候才到达了李家村。

 来到村部,找到村书记,也是村长。

 像这种小村庄,很多都是村长书记一把抓,都是一人任两职。

 出示介绍信,说明了来意。

 然后书记就是一副爱搭不理的样子。

 现在手握物资的才是大爷!

 哪像后世,现金为王,你手里的东西变不了现,跟穷鬼有什么区别?

 两人磨磨唧唧,拉拉扯扯了半天,村书记李奎山就是不点头。

 聊到这,陈卫国明白了。

 饵不够!

 就像钓鱼,打窝的料给的不足,吸引不来鱼群。

 吊钩上的饵不够,鱼儿不会咬钩。

 陈卫国心里盘算了一会儿,说道,

 “李书记,你看这样行不,我有渠道弄到鱼,我两斤鱼换你一斤鸡,如何?”

 “如果鸡数量不够,鸭子,大白鹅也行,只要是家禽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