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新厨子陈国良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刚过完年没几天,大家还不急着找工作,这次的招聘广告贴出去好几天都没动静。

 直到第二天他们都要出发去雷本昌那边了,才有人打来电话,询问相关事宜。

 对方的话很少,电话里也只是问了还招不招人,得知还要招,就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电话就挂了。

 搞得胖子一头雾水,举着手机从后厨跑到前面来,把事情一说,问:“这啥意思?就问着玩儿?”

 结果一个小时后,喜来眠外来了辆摩托车,摩托车上下来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

 对方低头掏钱付了车费后,拎着一个破旧的包,就这样走了进来。

 中年人约莫一米八的个头,宽肩窄腰长腿,国字脸搭配硬朗的五官,在一众发福发油的同龄人里,外表明明应该属于比较出众的一批次。

 可不知道为什么,或许是有些踏肩缩胸,或许是眉心深深的“川”字纹,也或许是绷紧的脸,沉郁的眼。

 这个人浑身上下,从里到外,处处透出一股生活不得志的沧桑憔悴。

 对方应聘的态度也很颓,话非常少,几乎可以和以前的张麒麟有得一拼,即便是来找工作的,也丝毫没有要向社交规则妥协的意思。

 就三言两语说了自己的情况,然后等着几位老板决定用不用他。

 包都没放,一副随时可以走的架势。

 这位名叫陈国良的中年大哥显然很不愿意透露自己的私人信息,进来后只说了自己家以前是开餐馆的,初中辍学后他就接手了餐馆,炒了二十几年的菜,平时没事唯一的爱好就是研究学习不同菜系的各种菜肴。

 老板们还没说话,他就先提了自己的要求。

 一,给他解决吃住问题,工资可以少点。

 二,他想研究新菜,老板们得适当给予支持,比如食材、调味料、厨具等,由老板们提供。

 当然,研究出来的东西都可以上农家乐的菜单,他无所谓,他只享受研究的过程。

 三,得签订正式的劳务合同,不用交五险一金,就是对他,对老板们彼此间的一种约束。

 最后这一点,陈国良仿佛很在意。

 问及原因,对方也很坦然:“我脾气不好,之前的几任老板没超过一个星期就把我开了,频繁找工作很麻烦。”

 无邪摸了摸下巴,问:“你脾气具体怎么个不好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