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围炉夜话和下一个线索(第2页)

 ”这杯子不凡啊!“我赞叹道

 ”好眼力,这是唐代的夜光杯,据说是琉璃所制,倒上不同的酒就会有不同的光晕,如果是当年唐王喝的天穹玉酿,据说能反射出七色霞光。“老孙这时脸色已经微红,下午无功而返的低迷算是被酒一扫而空。

 我端起酒杯,触手冰凉,并且分量着实不轻,唐代的,这可是好东西,没准都得算得上国宝了吧。

 我用手摩挲着杯肚,一饮而尽,这次居然没有刚才的辣口和刺激感,而是非常的清洌爽口,一股浓郁的酒香充斥口中,久久不散。我看了一下酒杯内壁,居然酒杯内壁并不是圆形的,而是被手工打磨成了多棱镜的样子。

 一个个钝角三角形组成了整个的酒杯内壁,并且仔细观察,每个面的光滑程度居然还有所差别,这才是这只杯子能够折射出不同颜色光晕的秘密。

 这时仲坤大师又给我倒满了酒,酒水微微金黄,倒在杯中泛起层层细密的酒花气泡,酒香四溢,并且似乎并没有酒精的味道,而是带有浓烈的花香味道。

 我这个人不抽烟,但是好酒,特别是老酒。当然,鉴于我的经济实力,贵的肯定是买不起了,但是见识方面我还是有一点的,对于今天的酒,心里有了一点猜想,但是依旧不敢贸然断言,于是我冲着老孙拱了拱手,

 ”孙总,这酒,愿闻其详。“

 老孙正要开口,仲坤大师摆了摆手,笑道,”师弟,听说你是好酒之人,你先说说,你的感觉。“

 这是要考我,师兄考师弟也没毛病,于是我端起酒杯,慢慢的在鼻前从左到右,从右到左过了几次,又喝了一口,在嘴里过了几个来回,之后慢慢咽下,心里盘算了一下,一饮而尽放下酒杯

 ”这酒,酒体醇厚,入口清洌,第一口刺激异常,但是从第二口开始,辣感忽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沁人心脾的花香和酒香,这两种味道互相交替,不分伯仲,不分高低,循环往复让人舍不得咽下去。我感觉这个酒的年份应该不小,但是,奇怪就奇怪在,大年份的白酒酒精多多少少都会挥发,并且会有一股淡淡的糊味,这是因为窖藏在坛中的白酒都会受储存条件制约,吸收容器——也就是酒坛本身烧制时候残留的焦糊味道。但是这酒,完全喝不出那股糊味,只有老酒的醇香。“

 老孙听罢啪啪的鼓起掌来,”好,张老弟,你这对酒的理解已经登堂入室,已成大家啦。“

 我摆了摆手,”孙总谬赞了,但是我还是喝不出这个酒是什么门道,请您赐教。“

 老孙看了看我,又看了看仲坤大师,”大师,还是你跟张老弟说说吧,毕竟这个酒能够成功是你的能耐。“

 仲坤大师把杯中酒一饮而尽,”师弟,你说的不错,这确实是老酒,并且这个老酒还是不是一般的老。“说着,仲坤大师又把桌上的酒倒满,端起酒杯,我和老孙也端起酒,互相碰了一下,一饮而尽。

 ”这个酒是孙总前几年寻宝的时候,在敦煌沙漠的深处发现的,同时发现的还有这三支夜光杯,说着仲坤拿起桌上的遥控器关闭了屋内的灯光。

 瞬间,屋内就只有铜火锅炉内的炭火闪动着忽明忽暗的点点火光,还有,放出淡淡幽光的三支夜光杯。

 我大为震撼,据我所知,夜光的天然宝石都属于萤石类,需要在阳光明媚的白天放置在阳光下,晚上才能发出微微的黄绿色荧光,至于,传说中的夜明珠,大多数为萤石类,那些只在神话中出现的宝物大多不可考证,虽然我并不是那种自己没见过就盲目否认的人,但是过于神奇的东西,我还是抱着怀疑的态度,并且,这个明显是琉璃杯,这个琉璃烧制的工艺从六千年前的封建王朝时就已经成熟了,什么样的琉璃工艺能够烧出夜光杯呢?

 看出了我的不解,仲坤大师继续道,“当时的事儿我就不说了,孙总带回了杯子和一大缸用陶制酒坛封存的老酒之后,我们就在这用仪器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惊人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