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国大修士快乐的裱糊匠

第196章 各自安好(第2页)

郑九在玉扳指里找了一个小木盒,将那蜘蛛装好收起来。

然后费了把子力气重新给张二甲把衣服穿好,朝其拜了拜,郑九方离开宅院。

回到那城隍庙时,见李默鱼正在伏案奋笔疾书,郑九回来,她头也不抬,极是专注。

董飞予不在,郑九干脆到外面找了纸笔,写了几句话,声言离开凉州,大家各自安好。

又给李默鱼留下了一大箱子银锭,用大字写下“日后还我。”

这笔银子在凉州城重建时用得着,数量有限,只是聊表心意。

看了看日头,又弹了弹衣冠,再无他事,郑九飘然而去。

按照冯默声的说法,把戏门最古老的总坛在燕国,后来式微后不知所踪,近些年把戏门在魏、楚两国非常活跃,看来,不得不去大魏国走一遭。至于凉州城之后还有没有战事,郑九虽然有些担心,但不是困住他的理由,大周国若是想好,必须要吸取凉州之战的教训,否则气数长不了。

李默鱼令人刮目相看,作为万金之躯的公主殿下能在那种惨烈的巷战搏杀中一直咬牙坚持,从未抱怨,便值得称赞,心系百姓不是放在嘴边随便吹吹的,也没有了之前的踏雪无痕的矫情和不知所谓。

至于李辉,还是趁早回家关起门来生娃娃吧,不要跑出来害人的好。

王九儿自从第三日打完擂台后,便迅速离开了南城,一路狂奔在西去大周国的途中。

两天了,没有遭遇截杀,可她总能感受到如蛆附骨的威胁,这是潜意识里的自我警示,就算师父还在左近,这种警示依然存在。

除了赶路,王九儿便是想着如何去见郑九,是制造一个巧遇,还是直接寻上门去?很伤脑筋。

毫无疑问,华山品武会王九儿的表现,郑九是不会原谅的,无论她有没有出卖过冯启年,都无法解释她有意误导郑九的事实。

刚刚进入大魏国,王九儿便收到了师门传讯,命她在李家集打尖后,离开官道,选择向西南的小道去邳州。

信息没有言明去邳州的目的,王九儿一头雾水,但不敢违抗师命,在李家集住宿一晚,次日一早便直奔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