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金井(第2页)

 《藏经》有云:葬者,藏也,乘生气也。生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土者,气之母,有土司有气。土行气行,物因以生。生骸得气,遗运蒙荫。

 所以人死后,讲究入土为安,棺材接地其气自生。但皇上王爷达官贵人等的陵墓,由于设计时,要兼顾防盗与装饰,还得讲究万年不坏,通常会使用坚实的青砖,条石等物将墓室营造的极为密闭,水泄不通。

 石与砖,在五行中虽说属土,可毕竟不是生土,隔离了死人与地气龙脉相交,不但后人蒙不了荫,反而祸易子孙,家宅不宁。

 历代帝王陵寝,通常在棺床正中,打有一个婴儿拳头大小的透孔,孔有圆有方,其下深浅不一,与原山吉土相连,称为‘金井透眼’,专与地气龙脉相连。棺椁上棺床前,金井中的吉土,不可见日、月、星三光,井中多放金玉等物,以敬山神土地。

 因其不可见光,相当隐秘,所以陪葬在陵中的工匠,多在此处挖掘盗洞,以求活命。

 我刚才摇头苦笑,是因为这里太过怪异。如果这些井,是陵墓中常见的‘金井’穴眼,按理说一吉地只有一穴。但眼前有八个之多,又宽又阔,形状与寻常水井也差不多,明显不符合葬制。如果不是,那为何吴队他们,能从井底下爬上来?

 看着不断涌出的棺液,想来底下的通道已经随着城池漂移断裂。暗自叹了一口气,从井中脱困的想法,算是彻底破灭了。

 陈教授对风水研究很深,自然懂得我的想法,听王晨尧说令狐秀媛与樊卫伟一起行动,过来拍了拍肩膀说:“顺之,这里风水全都乱套了,根本不像墓穴,反而像是借隋炀帝的残余龙气,封印着避尘珠。

 现在想从金井逃生也不可能,至于走其余通道,估计里面的机关并无损坏,真走进去或许又会被困住。

 还有,秀媛的事,不管你信我不信,我陈红旗并没有参与其中。老师六十多了,身份,地位,钱财,子孙都好好的。说句别无所求也不过分,更不需要什么杀人血祭的避尘珠转运改命,只是希望你们成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