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样式雷(第2页)

 正是形容样式雷。

 能得这样的称赞,可见雷家工艺之巧妙,技术之精湛。

 掌柜边说边摇头,好像十分可惜似的。慈禧晚年,清朝财政赤字,早就支撑不起如圆明园和皇陵那样的大规模土木兴建。

 样式雷也自然而然沉寂下来。

 堪称美学巅峰的建筑艺术也不再拔地而起。

 张海桐来四九城,就是为了雷家而来。老佛爷不用他们,那是没钱。但张家用得起。

 光是西藏储存的那些金子,就足够样式雷挥霍许多年。

 但这老妖婆从张家人身上尝到了甜头,又对下面的人把控严密。样式雷倘若脱出,也是一种国朝衰败的暗示。

 何况雷氏家族历经百年,他们不仅参与本朝宫廷建筑建设,还参与设计和建造皇陵。

 历朝历代负责建设皇陵的工匠没几个有好下场。眼见着大事不妙,样式雷的地位又因财政问题逐渐势微,那当然是另谋出路。

 既然要另谋出路,又不想根基断绝,那就要找一个不错的下家。

 张家正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因为张家有一个大工程需要他们接手,这种作业一般的手艺人接不下。非当世之大家,绝无可能完成。

 从古至今,张家古楼的修建都必然是当世高手。代表一个时代最高超的建筑艺术。请这种手艺人,也是防盗措施的一种。

 越牛逼的人弄得东西,越难解开。

 张海桐过来,就是给样式雷递个信,表示一切准备就绪,可以走了。

 而走的前提,是要过明路。

 雷家在四九城繁衍多年,悄无声息放走一批人必然不可能。唯有一件足够他们倾巢而动的大事,才能出城。

 距离老佛爷七十大寿的日子不多了,各家各族都要进献珍品宝物以供天寿。样式雷也不例外。

 这也正是一个不错的时机。

 昨夜才让人介绍渠道销货,第二天一早就有雷家人来买翡翠,要嵌在烫样上做装饰。

 而且一口气买了不少。

 张海桐手上的货品至此出售完毕。

 手底下的张家人当夜就打包东西,天一亮便找掌柜的退房,一行人恰如来时的样子,准备安安分分离开四九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