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传教士(第3页)

 “那么当年,你应该和我一起抽烟才对。”

 “还记得吗,也是这个阳台,只不过是上个世纪。那个时候我们屁股下的坐的还是木条板子。”

 张海桐:“我还没有老的健忘症。”

 “只是当时那样,你愁就好了。如果我也愁,会有种张家明天就完蛋的感觉。”

 “是吗?”张海客的反问没有任何轻蔑的意思,反而十分怀念,语调很轻。

 同样的空间,二十一世纪西湖龙井茶的白烟飘回二十世纪的香港,在夜色里与阳台上的香烟交叠。

 “海桐哥,你还记得吗?”

 “在来香港的路上,你怎么说汪家人的?”

 张海桐说汪家是个十分世俗的家族,零碎又十分听话。普通人最大的优点就是无限适应时代发展,为了让自己过得更好,任何东西都值得尝试。

 哪怕在和平时代,这群人依旧喜欢用最先进的武器杀人。以此弥补他们与张家人之间不可弥补的体能差距。

 这样的家族,如果要在弄垮他们的同时榨取最大利益,就要有与之匹敌的世俗权力对冲。

 张海桐略微想了想,说:“记得。”

 张海客抽完最后一口烟,将烟蒂狠狠压在木板上按灭,说:“我答应了,就这么办。”

 ……

 我们将目光再次拉回东北张家,在那张放着鬼玺的桌子周围,坐着五个人。

 张海桐想明白了。

 这群人一直在南疆晃悠,恐怕是制造动静,想要把南疆的事情闹大。比如长人那件事。

 在张海琪传回的卷宗里,不止一次提到了那个在马尾山的传教士。也就是这座山上第一个发现长人骨骼的人。

 在张海桐等人离开后,张海琪在马尾山进行过一次非常详细的考察。

 也就是这里,他们发现这个传教士是个美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