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他还是个孩子啊!
这支队伍看起来都是苗民,大多背着背篓。这些人装的很像,但张海平看得出来他们不是本地人。有些下意识的习惯是改不了的,如果没有长年累月的训练,或者非常大的毅力,普通人很难做到把自己完全装成另外一种人。
因此他猜测可能是外面进来的苗人,而且目的不单纯。
张海平看他们进了六大寨,联想最近六大寨里传的沸沸扬扬的事件,便觉得马尾山的人或许和这里有关系。
说到这里时,张海琪打断了张海平的叙述。
张家人有记录存档的习惯,他们每做一件事几乎都会留下记录。如果找不到,那大概率是因为家族活动遗失在了某个地方。
六大寨事件结束后,张海桐汇总了当时参与这件事所有张家人的叙述,整理完毕统一提交给香港本家。
不久后,南部档案馆回复收到一份南疆情报非常古怪。并将这份和长人有关的南疆情报送往香港本家。
张海琪在查阅这两份资料时,和张海客的看法不谋而合。这件事必然存在着某种联系,马尾山和六大寨的距离说远不远说近不近,端看在哪里比较。
如果用地下溶洞作为通道,完全可以做到横穿大山,缩短距离。
如果族长不进青铜门,这件事本来应该他们负责到底。但计划有变,张海琪便接手处理后续。
尤其是往六大寨运盐的事,这至少说明张家在附近是有援手的。但张海平还是被抓了。
“按照你的说法,这队苗人很可能是传教士他们派出去的。”张海琪不太习惯称呼安德鲁的名字,觉得汉语叫洋文名别扭。“你可能不知道,张海桐当时也在里面。”
张海平听到这个消息时还挺平静。他坐在熊熊燃烧的火堆边,火光将他的脸映成红黑,明明灭灭。他笑了笑,说:“是嘛。”
又说:“我就知道我们还会见面。”
“所以你为什么被抓了?”张海琪的问题过于扎心,打破了张海平好容易营造出来的氛围好。
他有些不好意思道:“可以让我维持这种状态到讲完故事吗?之前海桐哥就爱这么说话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