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笔:从大清开始的盗墓生涯蒸不好饭
小番外:张海桐倒斗笔录
年轻人已经在这里种了很久的地了。
他是从外面来的,听口音像北方人。世道很乱,有些活不下去的北方人会往南边跑也正常。不过对于现在的中国人来讲,跑去哪里都没区别,到处都在打仗。
而这样一个憨厚老实的年轻人,竟然甘愿窝在老山村里种地。
张海桐沉了沉气,双臂挥起锄头落到土里,带出来一大团泥巴。
厦门天气湿润,挖出来的土表面是一层干燥碎泥,下面全都是湿漉漉的。这一锄头下去挖断了一只蚯蚓,断成两截的蚯蚓都顾不得疼,被挖断的瞬间就跑了。
这也是一个劣势。
意味着张海桐逮蚯蚓的成功率要比普通人低一些,因为虫见他就跑,没点功夫还真拿不下。有时候他会在地里蹲一下午,就为了抓蚯蚓去钓鱼。
你也别说他无聊。
为了钓鱼,他已经在这个名叫燧燔的村子呆半年了。村子虽然叫燧燔,但是跟火一点没关系。当地人口音的问题,把水返说成燧燔同音,其实是涨水的意思。
燧燔村外面有一个天然淡水湖,里面盛产鱼虾。虽然比不上人工繁殖,但在纯天然的环境里能有那样的产量也很不错了。
鱼虾如此丰沛,不仅仅是湖的问题,还有人的问题。当地人不吃湖里的鱼,也很少会去那里玩耍。
湖没名字,村子叫燧燔,湖就跟着叫燧燔。
本来这个湖属于另一个离它更近的村子,几乎就在那个村子门口。离奇的是,燧燔湖十年前涨过一次水后,这个村子就死了很多人。死状十分凄惨,尸体呈现腹中婴儿状,头脚相连,蜷缩一处。
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表情痛苦,在形成最终死状前都有过剧烈挣扎。
当时村子里正在举行盛会,大摆流水席。当地的规矩,村寨里有事,第一天请自家人,第二天请周围村寨的人,第三天祭鬼神。这是祖上留下来的规矩,一是教导村民和谐内部,与人交好。二则记得上天恩赐,让他们生在这块水土能养活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