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吴邪的种田日记·张家卷宗·其二
时间估计太久远,加上张家在近代史上三天两头动荡不定,这些资料的保存力度相对会下降许多。
报告的时间已经模糊了,我暂时没有追本溯源的心思。望着最后一页的署名,我觉得有点眼熟。
张海苏。
这名儿听着怪里怪气,但能看出来他妈应该挺爱他的。
林香出实垂将尽,叶蒂辞枝不重苏。苏,复活也。亦有解救之意。
他妈妈估计深谙老张家的工作性质,觉得没命的概率太大,愣是给孩子取了这么个绕口的名字,表达一些玄幻的期许。
以我对这个世界目前的了解来看,死而复生这件事几乎不存在。任何人都是一样的,哪怕强大如张起灵,也只有一条命。死了就是死了,没有例外。
闷油瓶虽然对这些资料没兴趣,但他对我和胖子的关注度非常高。他这种习惯应该是常年野外生存练出来的。
我们都知道,闷油瓶此人心好。有他在队伍里,相当于请了个仙儿。人家对钱都不一定感兴趣,纯爱倒斗。还负责保驾护航,随手救人。
他对环境和人的观察绝对高于普通人。我和胖子都很清楚,我俩年纪不小了,尤其是胖子。闷油瓶虽然不说,但是心里有一些隐晦的担心。日常生活里,他对我俩的关注度绝对不低。
因此,我和胖子对着这个名字研究的时候,他凑过来,说:“去年年会,张海客给的名单上有他。”
去年张海客来喜来眠办年会,说让我操持垫钱。我和他的恩怨不少,这导致所有张家人里,我就跟他没好话。
张海桐倒是喜欢看我家斗嘴,不过事后偷偷给我汇了一笔钱,说这是年会的费用。还说买点年货,多给族长备点。
原话这么说的:族长现在喜欢弄点零嘴,你多买点。不准搞垃圾食品。
天杀的,以前怎么没发现张海桐有当妈的潜质?
听到闷大爷的话,我和胖子立刻翻箱倒柜,从客厅抽屉里找到那张被我蹂躏的很惨的名单。
密密麻麻的名字里,果然找到了他。
张海苏,某海运公司下属员工。当然这个海运公司也是张海客的,主要做一些跨国海运业务。
他这个名单是按照不同的分公司排列人员,每一个员工都分在各自公司名下。有些会调岗的员工,专门排在名单后面。
张海苏名字后面有一个“转岗”字样,转岗后面跟着一个张海桐公司的logo。意思就是这人要转到张海桐任职的公司。
我和胖子看向闷油瓶,闷油瓶的目光根本没收回去,他也在看我们找名单验证他说的话。
我操。
这小子记忆力确实好啊。
胖子又开始他的儿童心理学了,一边拍手一边说小哥记性真好啊,不愧是小哥。
我感觉他自从来雨村之后就有往幼教发展的趋势,是真把小哥当小孩儿养了。
张海桐和胖子对闷油瓶的态度几乎溺爱,以至于有时候我看他偶尔任性时,就觉得像逆子。
其实我和胖子都清楚,那些小小的所谓的不听话的行为,其实是一种熟稔的表现。闷油瓶的自制力堪称恐怖,他有时候懒得控制一些动作——比如某一天过量摄入糖分,其实是安全感的具象化。
反正是在家里,周围都是熟人,多吃点没啥。生病了会有人帮忙,受伤了会有人关心。
所以小小的放纵没问题。
我和胖子嘴上说说,但都清楚闷油瓶自己心里有数。
任由胖子在一旁夸夸闷大爷,我继续翻看张海苏的任务报告。
报告标明了时间,大概说了一下什么时候到的长白山脚下,攀爬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
张海苏语言非常简练,但是单独给一件事留了一句话。
“雪线上,暂停休息。救一人,来自朝鲜。”
这个朝鲜人让我产生了一些想法,联想到旧事。不过目前我没有深究的想法,继续往下看。
他复述了进入长白山内部的状况,这些我基本都知道了。最有趣的是他和张海桐阴汪家人的事,这两人配合很默契。虽然描述非常简单,但我脑补了一下,感觉画面非常搞笑,像上个世纪卓别林那种默片喜剧。
那之后是关于青铜门内部的描述。
张海苏是这样写的:入门内,忘前尘。通过去,见未来。心随意动,诸事皆允。
很短,写的非常模糊。
后面还补充一句:出来后记不清具体,但看见了一张脸。
谁的脸?
没有备注。
这份报告应该只是单独放进了张家卷阀,没有下红批。
根据我对张家的了解,出现这种没有任何备注和他人补充的文件只有两种可能。
一,文件本身没有任何价值。张家不需要在这里浪费时间,再往上面增添笔墨,提高泄密的风险。
二,文件本身的价值已经解析完毕。大家都知道了,或者有更具价值的文件来佐证这份报告。所以张家不需要再上红批,节省人力。
张家从来不做多余的事。
一个家族想要保持千百年都在高效运转的状态,就会想尽办法剔除任何不必要的事。避免造成巨大的人力成本和沟通成本。
目前来看,这份文件如果事关青铜门,应该属于第二个情况。
我对所谓的脸已经没有好奇心了。
在倒斗圈子里,最滥用的技术是人皮面具。而人皮面具里最滥用的东西,就是我的脸。
我猜测这张脸大概率就是我自己。
大概翻过前面几页,后面写的就是张海苏如何跟队友相遇再回到张家的事。
看起来挺惨的。
在回家经历的描述上,他开头用了一段话总结。
“既醒,头痛欲裂,诸事不清。现在推测应该是撞到了头,记忆不好。”
“辗转三年,复归。”
这之后,就是非常详细的描述了他怎么回来的。在整理张家名录之时,这些事他也亲口和我讲过。
相比报告,他的口述更生动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