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曾经定亲 一模一样(第2页)

 陈氏自然喜不自胜,但李芷兰就考虑得多些:“娘,这些东西我们不能白拿,若是被旁人知道了,爹爹在官场上,少不得要被参奏。”

 “咱们一家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先不说这可能会影响到我的婚事,连大姐姐还有伯父伯母,都有可能被牵连。”

 “对对对,你说的有道理。”

 陈氏也反应过来了,立马拿着银钱付账,掌柜再三推脱不得,只能由白送,转为打折。

 这折扣太低,李芷兰也不接受,说来说去,双方总算是谈到了合适的价格。

 付钱后拿了东西出门,李青溪她们四下逛了逛,到了用膳时候,就去了天香楼。

 酒饱饭足,瞥见旁边的园林,陈氏不由得感慨道:“这京城就是比青州繁华,前几年我来时,这地方还是荒芜一片,没想到如今,都盖起园子了。”

 李青溪闻言,神色一顿,奇怪道:“二婶,你什么时候来过京城?”

 连李芷兰都有些疑惑:“娘,你不是一直没有离开过青州吗?”

 她娘是土生土长的青州人,当年嫁给她爹后,走的最远的路,也是去临县。

 什么时候,到过京都了?

 陈氏见她们如此,反而诧异了:“青溪从前生了场大病,忘了这事倒也正常,怎么芷兰你忘性也如此大?”

 “十多年前,青州南街的私塾里有一位先生,他本是京都人士,有个闲散官职,致仕后游历四方,来了青州停留几个月,做了先生,很欣赏你爹,便收做了弟子。”

 “只不过后来先生归家,你爹科考屡试不中,也不敢去拜见他。”

 “四五年前吧,眼看着昔日同窗,都在朝堂上做出一番事业,你爹便想着豁出脸去,给先生写封信,求个提拔,谁曾想信是寄出去了,得来的却是丧讯。”

 陈氏缓缓道来:“先生病逝在京,你爹说什么也要去拜祭,还带上了咱们娘俩。”

 她指着护城河:“那时候,咱们还在这附近逛过呢。”

 对于陈氏所言的一切,李芷兰毫无印象。

 在她的记忆里,她从未跟爹娘来过京都。

 她刚想问陈氏,是不是记差了,又想起来另一个人的话。

 三皇子说,曾与她在京都相识。

 李青溪看了一眼李芷兰,明白对方也想到了这件事。

 可若是真的,为何陈氏与三皇子记得,却不记得?

 还有,她也不记得。

 要知道在青州老家,大家都住一起,她们姐妹俩几乎是寸步不离。

 不可能说,二叔他们一家子上京,她却不知晓。

 带着这些疑问,李青溪回府后,特意去问了陶氏,得到的回答果然不出她所料。

 陶氏一脸惊讶地看着她:“你怎么突然问起这事儿了?那时候你二叔二婶确实进京过,芷兰跟着一起出发,你还在家中念了好久,说没人陪你一起进学了呢。”

 李青溪心中一沉。

 果然。

 只有她同芷兰不记得这事儿。

 而偏偏,她们两个是原剧情中的女主与恶毒女配。

 还有那个白玉,分明没有这个人,她却一直梦到他。

 李青溪直觉,这些事儿同原文剧情脱不开关系。

 可是问起九九,它却全然不知。

 “宿主,我早跟你说过了,我现在因为前世剧情崩塌的缘故,没多少能量,根本查不出什么蹊跷来。”

 “那若是我完成任务了,你能查到这些事的真相吗?”

 面对她的提问,九九也不敢确定:“应该是可以吧。”

 毕竟那时候,它就拥有全部权限了。

 再想翻看前世的事,比如今容易,也更全面。

 李青溪原本是想找李芷兰聊聊详细情况的,但天不遂人愿,入夜之后,李芷兰突然病了。

 她浑身发热,脸色发红,可请了大夫来,只说是受了凉,查不出其他病症。

 陈氏有些愧疚:“想来是我白日里带着芷兰去了护城河边,所以才让她受寒了。”

 “早知如此,我不该出门才是,这年关附近偏生闹出这种事来。”

 李鸿胜担心女儿,多说了她两句,便被李青溪劝走。

 看着床上躺着的李芷兰,她皱了皱眉,问系统:“九九,芷兰当真是受寒吗?”

 不知为何,她总觉得事情没这么简单。

 然而九九查探了一番,也查不出问题:“宿主,根据她的症状来看,确实只是风寒,没有性命之忧,你不必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