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槽银新政(第2页)

 "看来工部的烂账不止二十万两。"御史阴恻恻的笑声像毒蛇游过青砖,"李大人要的这笔银子,怕是先得解释清楚......"

 李明合上账册的声响惊飞了梁上春燕。

 他忽然想起柳叶儿耳垂上摇晃的翡翠坠子,那抹绿意此刻竟与账册里的墨迹重叠。

 晨光不知何时被乌云吞没,三十六个星火陶罐同时暗淡,议事厅仿佛沉入水底。

 "十日。"李明突然开口,声音惊得户部侍郎算盘落地,"给我十日清查工部账目。"他解下腰间玉佩按在图纸上,羊脂白玉映着蜂巢纹路,"若查不出这三千两去向,李某自当辞官谢罪。"

 众臣哗然声中,沐春的佩刀突然发出嗡鸣。

 李明转头望去,议事厅的雕花木窗不知何时开了条缝,东南风卷着市井喧闹涌进来,隐约能听见绸缎庄伙计的叫卖声。

 他望着账册上晕开的墨迹,突然想起穿越前在博物馆见过的《清明上河图》,那些穿梭在虹桥下的商船......议事厅的铜壶滴漏已换了三回香灰,李明端起青花茶盏时,发现自己的倒影竟在釉色里舒展了眉头。

 窗外的蝉鸣混着算盘声渐次低伏,七位江南绸缎商在联名状上按下朱砂指印,惊得工部老主事袖中核桃都滚落在地。

 “用扬州盐引作担保,苏杭丝路参与分红。”沐春用刀鞘挑起垂落的幔帐,鎏金般的阳光顿时淌满檀木案几,“你这现代人的算盘,可比户部的铁算子更会算计银子。”

 李明笑着推开堆叠的账册,六棱陶管在图纸上投下蜂巢状的阴影。

 他忽然想起穿越前熬夜做ppt的夜晚,那些流转在投影仪里的饼状图,此刻竟化作茶盏里浮沉的碧螺春。

 当松江布商捧着鎏金算盘要细算分成时,他随手蘸着茶汤在案几上画出等比数列,惊得那胖子连翡翠扳指都磕出了裂痕。

 暮色初临时,宋讷拄着鹤头杖跨过门槛,老臣官袍上还沾着堤坝的湿泥。

 他盯着案头新绘的《漕运商股图》足足半炷香,忽然抖开三寸长的白须:“这劳什子‘股份制’,可比张居正的‘一条鞭法’还邪乎!”枯枝般的手指戳向图纸某处,“但此处漕银换盐引的设计……”老人突然剧烈咳嗽起来,袖中掉出半块硬如石头的粟米馍。

 李明拾起冷馍放在红泥小炉上烘烤,粟米香混着沉香竟格外熨帖。

 沐春解下犀角水囊递过去时,铠甲鳞片擦过李明腕间的星火陶罐,发出清越的嗡鸣。

 三年前鄱阳湖血战的记忆忽然浮现——那时他们共乘的艨艟被陈友谅的炮火击穿,就是这个总角之交,硬是用龟甲盾将他拖出火海。

 “大人!”侍卫的急唤惊散了回忆。

 李明转头望去,只见廊下站着个戴斗笠的漕工,粗布衣襟里隐约露出半截描金账本。

 那人行礼时,后颈处青虎刺青在暮色中一闪而过——正是三日前在扬州码头见过的私盐贩子。

 茶盏在案几上轻轻一晃,碧色茶汤漾出个诡异的漩涡。

 李明摩挲着腰间玉佩,冰凉的触感让他想起柳叶儿今晨更衣时,那支翡翠簪子斜插的角度比往日偏了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