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困龙之局(第2页)

 王一帆听到这里,眉头紧皱,那两道剑眉紧紧地拧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深深的“川”字,紧接着追问道:“那么,关于此事的具体情形是否已经查明?到底是怎么回事,您快跟我详细说说。”

 刘伯温摇了摇头,面色凝重得如同乌云密布的天空,继续说道:“就在你前去营救他人之时,明教于大都之内犯下诸多有违天理、伤害苍生之事。正因如此,致使那帝星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尘埃,光芒变得黯淡无光。长此以往下去,对于我们日后推翻元廷之举恐怕会极为不利呀!这可如何是好,真是让人忧心忡忡。”

 王一帆轻轻地拍了一下刘伯温的肩膀,说道:“先暂且不提此事,明日清晨咱们再返回大都吧。一同前去查看一番具体状况,瞧瞧这明教众人究竟做了什么事。”他的目光坚定而深邃,仿佛已经预见到前方可能会遇到的种种情形。

 杨悦欣微微一笑,柔声说道:“诸位不必思虑过多啦,此刻天色已晚。不如就在此处歇息一宿,待明日天亮之后再行启程也不迟呀!”她的话语如同春风拂面,让人感到无比舒适和安心。

 周芷若则轻盈地拉起宋青书的手,朝着门外走去,边走边道:“那好嘞,你们慢慢聊着,我和青书哥哥去准备饭菜咯。”只见两人相依相伴,身影渐行渐远。

 此时,老道缓缓收起脸上的笑容,神情变得严肃起来,他凝视着王一帆,郑重其事地开口问道:“小帆啊,对于明教,不知你有何看法呢?”这一问,似乎包含着无数深意,等待着王一帆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

 “这可真是不好说啊!要知道,世间之大,林子一广,什么样稀奇古怪的鸟儿都会出现。更何况明教呢?明教本就并非那种倡导人们一心向善的正统教派。想当年,在五代两宋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里,明教就在淮南、两浙以及江东一带广泛传播开来。而且,它还常常被那些揭竿而起的农民起义军当作一种有效的组织工具来使用。比如说吧,北宋末年那场声势浩大的方腊起义,还有南宋时期钟相领导的起义等等,背后都有着明教的影子。明教似乎一直以来都把造反当成自己的主业。

 再说回张无忌这个人,他的性格实在有些优柔寡断,缺乏足够的坚毅果敢之气。而那位白眉鹰王殷天正呢,虽说他本人可能没有太大的野心,但他的儿子鹰野王可绝非善类,绝对不是个安守本分之人。这次带人在大都城内闹事的,可不正是他嘛!至于那左使杨逍,更是个野心勃勃的家伙,明教许多对外围的命令都是由他所发布的,如此一来,张无忌这位堂堂的教主实际上根本就没多少实权可言。至于右使范遥嘛,他已经离开明教多年了,对于他如今的情况实在难以摸得清楚。还有那青翼蝠王和五散人等人,他们基本上也是唯杨逍马首是瞻。”

 王一帆这波分析下来,其他几人也都明白过来。明教可以说就是一群反贼罢了,张无忌这个教主也不过是个名头而已。

 刘伯温面色凝重地说道:“经过我的推算,那紫薇帝星应当就在这五行旗之中啊。要知道,明教的高层们现在如天空中的北斗七星:天枢(贪狼星)、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以及摇光(破军星)。他们原本应当是辅佐帝星之人,但如今却是呈现出一群饿狼围攻猛虎之态,死死地扼制住了帝星的发展与壮大。”

 站在一旁的王一帆注视着刘伯温略显焦急的神情,安慰道:“莫要太过忧心忡忡啦,既是帝星降临,又岂会如此轻易地便被击败呢?今日咱们先好生歇息一番,养精蓄锐,待到明日前往大都查看过后,再带领诸位前往明教一探究竟。到那时,若能近距离与之接触,想必以您的神机妙算,定能够找出那位真正的帝星本人!”

 刘伯温微微颔首,表示认同:“嗯,也只能如此一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