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以不变应万变(第2页)
“他不了解实际情况,也不能理解宇文雄整体战略,所以会心生不满。”
公良禹眼睛一亮,他开口道:“如果我们派人去散播谣言,就说宇文雄本意是向着我们这一方,当大肆传开后,以隆景帝的性格必然生疑,久而久之他便会把宇文雄换下去!”
“没错。”
“靳月,你立即跟吴管家取得联系,让他安排我们的人散播相关谣言。”
“是。”
关宁又开口道:“那就这样定了吧,公良禹你立即发出一则声明,送至平章关,就说我们可以停战,等候朝廷的决议交待。”
“是。”
“好了,暂时不用打了。”
关宁笑着道:“正值秋收之际,农务繁忙,我们军队士兵闲下来可帮助百姓尽快收粮,同时也可开垦荒地,等明年开春好耕种,这才是正经事。”
“收粮开荒?”
一众将领面面相觑,这思路的跳跃度也太大了。
我们不是要起兵造反吗?
怎么又要收粮开荒了?
关宁平静道:“你们想想打仗是打什么?”
“就是打粮打钱!”
“实际上来说,我们的实力不如朝廷,所以我们必须要趁机积蓄,朝廷的兵力虽多,但同时消耗也大,我们的供给充足,而朝廷供给跟不上,那最终的胜利就属于我们。”
“王爷英明。”
公良禹附和道:“此举不但能积蓄我们的实力,同时也能让我们博得声名威望,实际上帮助百姓就是帮助我们自己!”
“没错。”
关宁站了起来,开口道:“那就按这个部署办吧,我们的宗旨就一条,不利于我们的战事坚决不打,不利于我们声名的事情,坚决不做!”
“是!”
众将领命,皆去按照关宁的决议安排。
而公良禹很快就写出一篇文章,文章内容主要就是对宇文雄的回应。
你不是说我师出无名吗?
好,那我就按照你的说法来,等候朝廷的决议,看你还有什么好说……
“其实我们可以利用兵力优势,快速奔袭至平章关,趁朝廷援军到来时,先行破关!”
有一将领开口,立即引起反对之声。
庞青云开口道:“隆景帝也早有准备,以夏季军演为名,早已将边境四十万大军分批调动,虎贲军若只守平章关,绝对能等到其大军到来,我们想要攻关恐怕并不容易。”
关宁并未说话,他看着摆在桌上的军图,陷入沉思。
不得不承认,宇文雄是一个高明的将领。
他很清楚自己的弱势,骑兵对步兵有天然的优势,而朝廷的军队就是以步卒为主,在面临强大的镇北军时,绝对无法应对。
十万步卒不敌两万镇北军,这并非虚言。
虎贲军确实是强力,是从各支军队中抽调选拔出的精锐,可也有一个很大的缺陷。
这个缺陷在安北军中就有体现,那就是配合不好。
军队并不是说个体强大就好,而是说团队作战。
尤其是这种已经成型的老兵,相互之间更不容易磨合。
所以虎贲军确实强力,但其真正战力不一定就有说的那么夸张。
宇文雄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才避而不战,摆出了高姿态。
实际上,宇文雄是准备用以逸待劳的方式首先挫杀他的锐气,然后等待有利时机出击。
若关宁强行攻关,这样就会缩减自己的优势,而应对敌方的强势。
攻城攻关不是他擅长的,他擅长的正是大规模的运动作战。
这也可以说明,宇文雄是真的研究过他。
这个方式也相当的高明。
其实双方都很清楚,这种事情都不能拖。
对关宁而言,拖的时间越久对他越不利,对朝廷而言,更是如此。
因为一地的叛乱,能够带动整个国家的动乱,朝廷必须要尽快解决,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影响……
这其实是一场心理战。
宇文雄就是在赌他沉不沉得住气。
在这同时,朝廷的兵马可源源不断的调动,也是在给他压力。
他猜想自己会调动大军不顾一切的进攻,这样消耗越来越大,就给了他机会。
很显然,他是消耗不过朝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