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北王天香瞳

第409章 看谁能沉的住气(第2页)

 

他反而不正面回应了,就是抓住关宁发动兵变的事情不放,让他主动交出安北军……

 

双方不打仗,却打起了口水仗。

 

宇文雄就是在赌关宁沉得住气,沉不住气。

 

同时他也是在等,等待朝廷更多的军队到来,他要积蓄起所有力量,一击必杀!

 

他也清楚关宁派出了三路大军,可这个时候要稳住。

 

西北有西北军,东北有他父亲。

 

朝廷已经下达了命令,地方官员有自主招兵权利,可自行抵御。

 

暂时抵挡一阵没有问题。

 

这个时候慌了,也就乱了。

 

你又顾这头,又顾那头,最终的结果就是,顾头不顾尾,反而中了关宁的圈套。

 

宇文雄很清醒。

 

只要消灭了关宁这一路,那所谓的起兵造反,可直接平息。

 

他想的很好,可朝廷却不给他机会。

 

隆景帝的圣旨一道接着一道,命令不断的下达,主动出击平息叛乱。

 

宇文雄一直都在压着。

 

也在这时,突然有流言串起,说是许国公府因跟镇北王府相交,两家相处极好,宇文雄曾在镇北军中服役,跟镇北军早有勾结,因而才一直压着镇北军不动,反而一直后退。

 

表面是为了战略,实则是故意放水。

 

流言越传越烈,让朝中不少人都对宇文雄产生了不满,尤其是他之前发出的言论。

 

你说关宁不等朝廷决议就直接起兵,这不是给朝廷找麻烦?

 

现在关宁要求朝廷给说法,不是正中其下怀?

 

你这是胡说什么。

 

这些种种也让隆景帝开始对宇文雄不信任。

 

转眼间,时间已过去半个月,天气开始转凉。

 

平章关已经三十五万大军屯积,这么庞大的军队,每天所需的军需粮草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宇文雄终于感觉到了压力。

 

他并不想把这场战争变为持久战,因为他很清楚,朝廷的供给也无法长时支撑。

 

他还在等,等驻源州边境的二十万大军到来就发起总攻,可他得到一个消息,这支军队暂时不来了。

 

在紧锣密鼓的安排下,关宁诸多部署很快实施。

 

专门为了应对宇文雄之言传开,关宁也拿出了态度,暂时停战,等待朝廷决议。

 

同时他的军队也没有闲着,而是安排下去,帮助百姓收粮务农。

 

其实这样的事情并不是第一次做。

 

早在关宁初到北方开春之际,他就安排麾下军队开荒种地,而今又帮助收粮。

 

正值秋收农忙之际,百姓们自然是欣然接受……

 

安排的很周到。

 

因为种植有限,也用不了这么多人收粮,而另一波人则是开垦荒地。

 

北方的荒地太多了。

 

一来是因为蛮族祸乱,有时候刚开出了地,就受到战争影响,而无法正常种植,这样劳心劳力白费苦功,百姓们对于开荒种地的热情就就削减了许多。

 

二来就是相关的制度不完善,又有沉重的赋税,因为北方一直都担负着对蛮荒作战的军费。

 

三来就是北方的男丁太少了,青壮劳力本身就没有这么多。

 

关宁直接颁布了令法,谁开垦出荒地,这地就是谁的,只要他能做主,就受到他的保护。

 

而且他还严厉打击侵地占地现象,为老百姓争得了权益……

 

这些种种举措,毫无疑问为他争得了很大的威望……

 

在这同时,关宁的回应也传到了平章关。

 

关隘之内。

 

虎贲大将军宇文雄手中拿着纸张阅读着上面的内容。

 

舆论战就是用这种方式打响了。

 

因为时代局限,条件有限,也只能用这种方式。

 

写出东西后,然后安排人传播,利用舆论这方面,关宁可是高手,早在上京城时就多次利用……

 

宇文雄看着眉头逐渐皱了起来。

 

“大将军,关宁的回应来了,我们该怎么办?”

 

其下有一个身材中等,年纪接近四十的将领开口道:“这番操作他是又转到我们这边了……”

 

“陛下肯定不会把申国公和鄂国公交出来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听着其下人的议论。

 

宇文雄眉头舒展开来,叹息道:“不愧是镇北王啊,能跟这样的人对决,实乃大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