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北王天香瞳

第591章 元武大炮(第2页)

 

因为他有更先进的冷却法,能使铁炮的耐久程度也大大增加。

 

对于冶造局的熟手匠人们来说,做这一步并不难。

 

都要先进行提炼,然后浇铸成三五斤一块的薄片,等着浇入大炉内铸造用。

 

接下来就是化铁浇注,将精炼的铁放入预先用砖砌好的灶池形化铁浇注炉内,然后用大火将铁催化成汁,再逐渐添铁。

 

等到铁汁全部化清,如油如水,上面冒起金花绿焰之时,便引出铁汁,渐渐放入模内,等注满木模,就算浇铸完毕。

 

这个过程说起来容易,但实际操作起来极难。

 

需要长时间保持高温,在地炉的工匠们在此地劳作,可以说是相当的艰辛。

 

因太热而发汗能让衣服瞬间湿透,但又因温度太高使得汗水瞬间蒸发。

 

如此循环往复。

 

对人来说简直就是煎熬。

 

不过关宁发现大康在冶铁方面的技术水平挺高,所使用的是排水鼓风机,也就是利用水力代替人力……

 

“陛下,您快出去吧,这里面实在太热了。”

 

兵部尚书贯丘给关宁端来一碗水。

 

“没事。”

 

关宁开口道:“跟在地炉边上的工匠们相比,根本不算什么。”

 

确实不算什么。

 

他虽然也在这里,但离得位置很远,而那些工匠却就在地炉边上,不但经受着炙烤还随时有生命危险。

 

应该提高一线工匠的待遇。

 

只有亲眼见到才能体会到疾苦。

 

关宁也是佩服这些工匠的毅力,整整持续了几个时辰,也能坚持下来。

 

浇注顺利完成。

 

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冷却,也就是关宁所说的冷却法,也是为什么采用中空模具的原因。

 

在里面通入大量冷却水,这样的话,就可以让铁材料的炮身从内向外凝固,使得更加耐久,实用性更高。

 

有了准确的方法,只需要规整的操作就行。

 

关宁有太多的经验可以借鉴,因而也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就这种冷却法,就已经超过了明朝时期。

 

待冷却之后,把模子上的泥打去,并清扫干净,炮身就铸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