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北王天香瞳

第684章 阻敌与边外,令敌不得踏入境内半步(第2页)

 

平民百姓已经感受到了。

 

新朝建立,陛下宣告永不加赋,后又推行新政,加收商税,采取惠民政策,还地于民,鼓励农耕等一系列政策,真正做到了为民争利!

 

战争的来临,却将这种平稳的日子打破,原本他们也不害怕。

 

因为他们的陛下本就是以武立国,就算面临战争,也会有很好的抵御措施,相信并不会造成危害……

 

可是这位陛下出事了!

 

通善县遇袭至今已过去近半个月,可在这段时间内,那外陛下并未公开露面,他还未回到上京!

 

谣言四起,乱语传遍。

 

陛下身受重伤是肯定的,甚至可能就像传言的那样,他已经驾崩了……

 

若元武帝真的卒于袭杀,那这个国家又该何去何从?

 

谁又能来掌控,抵御梁国入侵?

 

乱国之俗,甚多流言。

 

国家混乱,人心惶惶,众口杂辞,惑言熏天,小道消息,政治谣言,不胫而走。

 

这些可都是亡国之象。

 

而今,又有一条重大消息在上京城传开。

 

梁国已经动用了七十万大军来攻康,并且会在后续依据战争情势持续增兵,将会达到百万之数!

 

这该是多么庞大的数字?

 

大康所有可战兵力算上,怕也达不到这个程度。

 

这在原本就混乱的基础上,又加重了态势……

 

陛下生死未卜,大康又该何去何从?

 

在此期间,朝局也陷入动荡之中!

 

“天策府那边都还未得到准确军报,边境最近一次送来战情是梁国对我大康用兵,但也不知梁国具体出动多少人马,而今上京乃至全国都已经大面积传开,还传的有鼻子有眼。”

 

皇宫,内阁。

 

薛怀仁面色阴沉道:“这背后必然是有人勾结外敌,故意谣传!”

 

“现在说这些又有什么意义?”

 

一个朝臣开口道:“现在的关键是陛下,薛大人,您知道陛下的准确消息吗?”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于薛怀仁的身上……

 

“吹号!”

 

同一时间梁军主帅杨师厚也下了命令。

 

古稀之年的他已是两鬓斑白,脸面上也布满了褶皱,但其老眼却不昏花,反而充满了冷意,帅甲在身更是显出硬朗之态!

 

杨奇正是他一心培养的儿子,也是他最看中的儿子,可却死在了大康,死在了曾经的镇北王,现在的元武帝手上。

 

他儿子败了!

 

他这个做父亲的要为之报仇,不止是有家恨,还有国仇!

 

这才是支撑他以古稀之年远赴大康的信念……

 

他看着前方敌军,老目中战意涌动!

 

而在杨师厚身边还有一人,这是一个青年,威武的甲胄在其身显出英武不凡,其目中的战意比之前者丝毫不差。

 

他就是梁国三皇子朱祯!

 

出使大康的那段经历让他觉得此生都难以忘记,他从未有过那般羞辱的时候。

 

他可是大梁皇子,却灰溜溜的离开。

 

而今他又来了。

 

元武帝,你会为你的狂妄而付出代价!

 

你不是说在你统治之下的大康,不赔款,不割地,不和亲吗?

 

那便要你知道,你曾经所放的豪言有多么的可笑!

 

到那时,本宫会再去上京,将你踩在脚下,践踏你的尊严……

 

朱祯恶狠狠的想着。

 

而在此刻,鼓声号角大作,纛旗在寒风中猎猎招展。

 

其两翼骑兵率先出动,中军士兵则跨着整齐步伐,山岳城墙般向前推进,每跨三步大喊“杀”,气势汹涌地隆隆进逼!

 

梁军战意盎然,杀意沸腾。

 

自武帝即位,梁国国魂重铸,从未在战场上有过任何失利。

 

却有二十万英灵留于大康,他们要报复,所以这是复仇之战!

 

其庞大的军队开始投入。

 

总攻开始,这一战梁军出动有五十万的兵力,这等规模足矣称的上是宏大。

 

其中梁武精骑,梁武军等梁国精锐兵种尽出,阵容堪称豪华!

 

在这等庞大兵力之下,根本不需要什么谋略算计,只需横推即可。

 

如是一片庞大的乌云压了过去,整个战场的氛围立即转变,而充满了肃杀!

 

面对这种阵势,大康军队并没有退却,更没有畏惧,反而是主动出击!

 

大康已经不是以前的大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