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北王天香瞳

第1013章 求和(第2页)

 

且朱镇跑的又快,朱桢这个启王殿下就成了主心骨。

 

镇边军一众将士围在朱桢身边。

 

樊苍着急道:“您下令把军队全部后撤至霸城,这将要放弃边境大片的范围,这……”

 

“不是要求和吗?”

 

朱桢反问道:“既然是求和又何必要把将士们立于危墙之下?”

 

“虽然是求和,可这种直接放弃抵抗的做法,会让您由此而遭受到巨大非议,您哪怕是装装样子也好……”

 

樊苍不知该怎么说。

 

当割地赔款签订之后,所有的风暴都会集中在启王殿下身上。

 

朝中那些大臣们,真让他打仗却唯唯诺诺,到那时真抨击起来可不会嘴下留情。

 

他是不想让启王殿下承受太多。

 

“我大梁的好儿郎已经死的太多了。”

 

朱桢低沉道:“不能再有无谓的牺牲了……”

 

这话让所有人都沉默了。

 

过了会,樊仓开口道:“那派个人去敌军那里送求和书。”

 

“不用。”

 

朱桢摆了摆手,直接道:“本王自己去!”

 

“您要自己去?”

 

众人惊疑。

 

“你们全部后撤回霸城,不需要留一兵一卒。”

 

朱桢沉声道:“这一切都跟你们无关,你们要做的就是保住性命!”

 

“殿下!”

 

“这是命令!”

 

朱桢神色冷峻,眼神不容拒绝。

 

众将感慨万千。

 

求和是一个苦差事,不管最终结果如何,只要提出这两个字,就会受到无尽指责。

 

朝廷没有派来任何官员,旨意明确让启王殿下统管边境事宜,让他负责和谈之事。

 

实际上,主要是后者。

 

英明神武且在民众眼中一直都很强势的梁武帝自然是不可能向大宁投降的。

 

所以才让朱桢全权负责。

 

也就是说,朱桢要背的不只是朱镇身上的锅,还要给梁武帝背一口更大的锅!

 

在场人都知道是这样,所以樊苍才让朱桢装样子。

 

哪怕是付出一些代价,也能表明确实是打不过才求和的,这更容易让人接受一些……

 

可朱桢不想再增伤亡,直接省了这个环节,也不想让别人沾染,他独自承受了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