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北王天香瞳

第1093章 外巡外巡,才能看到实情(第2页)

 

新朝成立之初,他提拔了大批青年官员,有他曾在国子监的好友,有的是直接任命,这些年下来,都做出了政绩。

 

这是隆景帝时期造成的整体务虚氛围,很多士大夫满嘴的仁义礼智,实则心里装的都是生意。

 

“谢陛下,臣一定不负重托。”

 

杨俊才起身。

 

他现在确实是干劲十足!

 

虽然得罪了很多人,但路走对了,也走宽了……

 

他能一步到府丞的位置,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

 

“朕来也是跟你交个底,明年就准备在全国推行农庄法了,你有什么想法?”

 

周通眼皮一跳。

 

农庄法是好听的叫法,实际上就是打土豪分田地。

 

陛下当年在南方搞的沸沸扬扬杀了多少人,才是搞出来。

 

李福在宜州搞的是不错,可那是把他在军中那一套照搬出来。

 

这适用于所有地方吗?

 

当然不适用。

 

密仓有着大宁粮仓之称,土地平坦肥沃,可大多数都不在老百姓手中。

 

这就是要把一个人口袋的东西掏出来给另外一个人,那怎么能没有矛盾呢?

 

杨俊才开口道:“臣以前居于上京养尊处优,做了地方官之后才知晓民间疾苦。”

 

“陛下,这差事不好办!”

 

他面色凝重。

 

其实他很清楚陛下提拔他的用意,早就恶补了相关事宜。

 

“怎么说?”

 

“任何政令要执行下去,最终都要落到地方官府,农庄法主要涉及的就是绅缙地主,权贵势要……这些人长时间经营,跟地方势力交融,他们可不一定会尽心办差,还可能阻碍!”

 

周通眼皮又是一跳。

 

到底是年轻可真的敢说。

 

这番话可是把诸多官员都得罪了。

 

“陛下,臣还是觉得不太适合在全国推行,这样的话,对陛下您……”

 

杨俊才没再说下去。

 

但关宁已经听出了隐含之意。

 

得罪的人太多了。

 

“朕连皇庄都没有,其他人凭什么有私庄?”

 

这就是关宁的底气。

 

他自己设立了一个标杆,我皇帝都不这样搞,你们凭什么搞?

 

这就是他的底气。

 

“再有就是尺度难以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