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9章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第3页)
温旭面色阴沉,陆正渊的话说的是不好听,但说的是实话。
他深吸了口气,直接道:“朝议结束就开始纳税征粮,具体税额由陆大人你制定,可以重一些。”
陆正渊反问道:“你是说跟百姓征收重税?”
“是,这也是无奈之举。”
“不行,不行。”
陆正渊忙着摆手。
“为什么不行?”
“我的温大人啊,您也是做过州牧的人,您觉得为何大宁建朝至今从未有民间起义?”
温旭很不自然的开口道:“因为元武帝体恤民情。”..
陆正渊心里忍不住暗笑,十宗罪里还有一条,说是元武帝与民争利,现在为什么改口了,因为这就是事实。
新朝建立,陛下就言永不加赋,徭役也被取了,改成了以工代赈。
像从蛮族带来的牛羊都分给了百姓,还都是无偿的,类似事例数不胜数,仗打成这样,对百姓的征税都有限度。
陆正渊当即就开口道:“陛下都不强征百姓,我们南朝却来强征,难道就不怕百姓造反吗?”
一众人面面相窥,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陛下在民间的威望太高了,再来点刺激,说不准这样的事情还真的可能会发生。
造反的被造反了,那真的就是滑天下之大稽!
温旭沉思片刻,跟方届对视一眼,都不着痕迹的点点头,都是做过州牧的人,对民情是了解的。
方届问道:“那陆大人以为如何?”
陆正渊深吸了口气,大声道:“这就是我的第二策,南朝应实行官绅一体纳粮,并征收商税。”
“你胡说什么?”
温旭直接呵斥,其他人也是满脸震惊。
“我胡说什么了,既然不能加收百姓的税,那只能收官绅们的税,在江淮一带,最多的就是地主老爷吧,不收他们的税,收谁的税?”
陆正渊开口道:“不收也行,无钱无粮,大家一起玩完!”
问题又转了回去,像是陷入了胡同。
没有钱粮不能造反,想要钱粮又得官绅一体纳粮,可很多人造反就是因为不想纳税。
这叫什么事?
“怎么现在觉得难了,你们以为陛下就容易,陛下就想官绅一体纳粮,还不是没有办法?”
温旭直接呵斥道:“陆大人,注意你的言辞,你到底是哪波的?”
“我都写十宗罪了,你说我是哪边的。”
陆正渊腰板挺的是叫一个直啊,他有一份最强硬的投名状。
温旭不再说话,十宗罪都写了,确实是没有退路了。
“我是说你们这些人可真有意思,又想造反,又想立牌坊,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情,做什么事情都犹犹豫豫,难怪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陆正渊冷声道:“早知道,我当初就该一头撞死,也比跟你们在这扯淡强!”
“过分了!”
“这说的是什么话?”
“跟我们怎么了,我们不也站在这里了?”
一众人立即觉得不服气,感觉受到了侮辱,但细想陆正渊说的也有道理。
“我觉得可行。”
董正站出来开口道:“开弓没有回头箭,造反已经是把一条腿迈进了鬼门关,陛下......元武帝可是眼睛不进沙子的主,谁都没有退路,现在想要反悔也晚了,都明白吧。”
别的他也不懂,他只知道没有钱粮将士们就不会拼命。
“还是镇南王想的明白。”
陆正渊明明是在夸赞,可董正还是觉得在嘲讽他,只是没有证据。
其他人陷入沉默,在权衡着利弊。
没有钱粮都是空谈,就算从百姓身上征收,一时半会也难以筹集到,只能是从官绅身上下手,尤其是后者。
“陛下,以为如何?”
温旭是没话找话了。
“可,可......可。”
这个时候老皇帝竟然说话了,就在刚才议事间,小太监一直在耳边灌输,总算是记住这么一句。
众人都有些愣神。
这时方届问道:“官绅一体纳粮可不好办,没人愿意缴纳怎么办?”
陆正渊笑着道:“咱们有镇南王,谁不服从就杀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