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北王天香瞳

第1612章 陛下你的心可真大(第2页)

 

关宁的话让他们安心,这么想来倒也确实不用慌,很明显这帮人是被逼到眼前不得不反,看似准备充足,实则也很粗糙。

 

到打仗了才临时招募军队,能有什么用?

 

薛庆开口道:“陛下不是昏君,而是明君,有此一条就可让朝廷立于不败之地,再者打仗建军哪一样不需要钱粮,仅是维持朝廷运转就需要很大的花费,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作为大宁户部尚书,大宁的大管家薛庆最有发言权,他觉得这帮反贼很傻,摊子铺的越大越费钱,还建朝廷,真的是太傻了。

 

“还是大管家明白事理。”

 

关宁笑着道:“南朝能不能维持下去,就看陆正渊这个户部尚书怎么样了。”

 

也不知这话是什么用意别人也不敢猜。

 

公良禹又接着道:“不过这不理不踩也不合适,总要有点什么吧?”

 

“这样。”

 

“你们去把朕之前说义捐可得封地封爵的事情传到江淮。”

 

“是。”

 

公良禹心里暗笑,这一招真是杀人诛心。

 

“成敬,你选两个有胆的太监去给朕传道圣旨,造反可以,先把秋税缴上来,另外绝不能欺压百姓,这是朕的底线。”

 

“是!”

 

成敬应声,选两个人不难,只是不知陛下这旨意是什么。

 

“好了,这事就暂时不提了,正好人都聚在一起,开个内廷会议。”

 

众人无语,陛下你的心可真大。

 

“彭方,你先说考成法推行的怎么样,遇到什么难处,有什么问题。”

 

“回禀陛下,考成法已发至全国,目前.....抵制之声很重,有地方出现罢官致士者。”

 

作为主推考成法的吏部尚书,彭方觉得很惭愧,是不是自己方法有问题,还有什么问题比造反严重?

 

“罢官致士者永不录用!”

 

关宁冷声道:“受苦的活没人愿意干,当官的人可不缺,考成法是立限考事,以事责人,先给各州州牧定个要求,必须要把考成法推行下去,干不好就不要做了,当然也可以造反。”

 

ps:麻烦大家点点催更。

 

众人微微一怔,随即公良禹开口道:“是。”

 

随即,他又接着道:“想必国丈是有不得已的苦衷,还请陛下宽心。”

 

一众人不自然低下头,他们心里都为这位国丈默哀,这点也太背了。

 

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出,这场造反应该就是国丈引起的,因为他去江淮清查天下粮仓。

 

可以说,他就是那一棵稻草。

 

他能怎么办呢?

 

在造反之众的威逼下,他能撑住吗?

 

虽然不知详情,但用脚趾头想想也大概能猜出经历了什么。

 

若是陆正渊在此,必然会说一句,造反非我意,我心向大宁。

 

做大宁国丈不香么,傻子才会造反。

 

“听说他还写了朕十宗罪?”

 

薛庆站出来开口道:“想必陆大人是被逼无奈,刀架在脖子上不得不写。”

 

他很内疚,去查征粮署还是他出的主意。

 

也是想找个人分担,这就跳进了火堆,也是赶在一起了,要不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他还做了南朝的户部尚书?”

 

众人又是一阵惋惜,国丈的命是真的苦。

 

关宁看向薛庆,开口道:“你现在有对手了,看看你这个户部尚书做的好,还是陆正渊在南朝做的好。”

 

薛庆一脸懵逼,不知陛下这说的是什么意思。

 

只是看来陛下好像并没有太震怒的样子。

 

费田当即站出开口道:“敢问陛下,不知这造反之事该如何处置?”

 

“还请陛下明示。”

 

新任礼部尚书孟弘站了出来。

 

两位尚书的询问,也是等着陛下的态度,是文还是武。

 

要是来文的礼部可派出官员使臣去说和,无非就是招安劝降谈条件,要是来武的,那就是兵部和天策府的事情了。

 

“暂时不用管。”

 

让人意外的是关宁的回答,不用管是怎么个意思?

 

“朝廷军队大部分在外未归,安西军还在休整,出动戍京师又有些劳师动众,所以暂时不用理会。”

 

关宁解释的很详细。

 

赵南星开口道:“陛下,江淮二州为我朝富裕之地,而今却被反贼占据,若不及时清缴恐引祸端,而今朝廷正严厉推行考成法,抵制之声如潮,若朝廷能严惩反贼,必震慑宵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