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北王天香瞳

第1663章 心力交瘁

庞师古深吸了一口气。

 

这个已经侍奉三朝的老臣,本身就有极好的涵养,此刻也接近破防。

 

偏了!

 

都偏了!

 

他跟陛下精心定下的计策,结果却是这样。

 

朝议众臣求和之声如潮,去年战败之时可都没到这种程度……

 

很明显是宣扬过重,过于夸大元武帝的厉害,才造成这种恐慌。

 

这就是激励过渡的恶果。

 

见得陛,若是其攻战而来,才会造成生灵涂炭,因此我等必须凝心聚力……”

 

“陛下不远万里前去求和,却被大宁皇帝拒之,甚至连其面都没有见到,再派使臣又有何用?”

 

“还请诸位摒弃求和之心,当前要务是发展民生,积蓄国力,放手一搏,绝地反击!”

 

庞师古话音落下,立即起了一片议论之声。

 

“宰相大人说这样的话是不是有失偏颇,先皇在位,我梁国何其强大,最终结果如何?”

 

有朝臣当即质问道:“宰相大人可曾外出,可曾见得我梁人苦难?”

 

“汴京何其繁华,而今又是何等凄凉,这难道不是战争之害?”

 

朝议已成了辩论大会。

 

庞师古又开口道:“是大宁不接受我梁国求和,而不是我们不求和,陛下亲自前往又有什么结果?”

 

“更何况,陛下已采取休养生息之策,又何曾有攻战意图?”

 

他费尽口舌,却根本没有人能听得进去。

 

他们只知道,当大宁军队进犯时,就是生灵涂炭!

 

他们不想死,他们想活!

 

见得到了这般难以收场的地步,朱桢压抑着怒火,大声道:“退朝!”

 

朝议就在这种氛围中结束。

 

回到内廷,愤怒之下的朱桢直接将龙案上的奏章都清到了地上。

 

不止是愤怒,还有悲哀。

 

前路迷茫,梁国又将何去何从?

 

自回到梁国,朱桢就投入到政务之中,地方糜烂,朝廷想要尽力恢复生产农耕,在他离京之后,这些要务都由宰相庞师古操持。

 

庞师古殚精竭虑,可并没有什么进展。

 

两国好像陷入恶性循环。

 

劳动力缺失是主因,曾经穷兵黩武的恶果已开始展现,为筹军备,大炼钢铁,当时农具铁器全部回炉,关键是炼出的都是废铁,根本不能用于武器。

 

梁军在战场上大败,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武器不行。

 

跟大宁相比差的太多,几乎是一碰就裂。

 

而今农具缺失,铁器全无,战争为运输军需,从民间征用耕牛,战败之后,这些耕牛马车也不知去了何处……

 

这个国家的溃败差的可不是一丁半点,是彻底毁了根基,即使贤明如庞师古这般的宰相,也无法一时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