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北王天香瞳

第1665章 心病还须心药医(第2页)

 

在取鼓之后没多久,便有朝臣寻去谏言。

 

鼓,在朝中有特殊意义。

 

先皇梁武帝就是在敲战鼓中驾崩。

 

梁武帝虽然穷兵黩武,可在朝中依旧有极高威望,惊皇鼓是先皇设立,就算是放在那里又有何妨?

 

朱桢根本不听。

 

谏言的朝臣并没有等到朱桢的回复,却等来了王圆。

 

王圆拿圣旨,执天子剑。

 

这谏言里的人其中正好有之前在朝议上谏言求和的人。

 

王圆根本不听言说,下令直接抓人。

 

现在他是领旨办差,缉拿通敌叛国之人,可谓是大权在握。

 

他没有借机排除异己的想法,却有广撒网多捕鱼的想法。

 

已经开始了,就必须要做出实绩。

 

这么多人,只要找出一个就是大功一件!

 

在这谏言的官员中,不乏位高权重者,其中还有一个内廷大夫。

 

王圆依旧下令抓人。

 

当然,他用的说辞是配合调查,若是清白,将很快放出。

 

这些官员也没想到王圆竟然有这么大的胆子,他们高声大喊,可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此时他们就在明华殿外,这是内廷所在,亦是陛下办公之所,陛下自然知晓所发生之事,可依旧没有制止……这就是默认。

 

“都带走!”

 

王圆大喊一声。

 

他指派的可是御林卫的人,这可是陛下近卫。

 

连王圆都没想到陛下竟然给了他如此大的支持。

 

他也略有些惶恐。

 

这要是找不出有通敌之嫌的人他该怎么交代?

 

说不得就要违背良心道德了。

 

眼看着朱桢心意已决,此刻百般谏言根本无用,庞师古心急如焚。

 

事出有因,根本不是无中生有,就算是要严查内奸叛逃之人,也应该隐秘进行,而不是大张旗鼓。

 

这样做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是他更担心,会被某些人借机排除异己,使得朝局混乱,人心惶惶,那才是得不偿失……

 

“那皇城外聚众求和,该如何解决?”

 

“让城卫军前去驱逐,必要时可抓捕镇压也可!”

 

朱桢冷声道:“这样的事情不能容忍,只能出现一次,不能再有下次!”

 

“内廷立即派人通传吧。”

 

庞师去欲言又止。

 

理应温和相劝,但陛下说的也有道理,他谏言也没用。

 

不知为何。

 

自从陛下从大宁回来,变得偏激了许多……

 

他问过随行官员,陛下是在大宁遭受到这一些侮辱,在回来路途也不顺畅,或许是因此而情绪变化。

 

还有一个原因,是陛下压力太大了。

 

自回来以后,他几乎不眠不休的在处理政务,这就是一种表现。

 

“陛下,还请您不必心急,治国是急不来的,龙体要紧啊!”

 

庞师古劝慰着。

 

可朱桢并没有听进去,他面色阴沉,咬牙道:“朕绝不会让梁国出现第二个陆正渊……”

 

心病还须心药医。

 

他没有心药。

 

一场大清查在梁国开始了!

 

此时的朱桢并没有意识到,这更是加重了梁国的乱局!

 

汴京,是梁国国都,即使在中原也颇有盛名,它并没有魏国都城盛京繁华,却散发出一种极致的厚重感。

 

汴京城很大,分为内城和外城,内城也就是皇城。

 

而此刻,在内城城门之外,有众多百姓聚集在此。

 

他们请谏求和!

 

严格的说这并不算僭越之举,梁武帝在位时,注重民生,更注重民意,他心知百姓言语上达天听难如登天,便在内城城门外安了一面大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