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北王天香瞳

第1712章 大宁国丈要想在事前(第2页)

 

陆正渊平静道:“免曹节户部司郎中,由施义公接任……本王想问问,这又是为何?”

 

“安平王,四王议事议的是南朝大事,只是这点小事,没必要在此提及吧?”

 

在陆正渊话落后,温旭就紧接着开口。

 

只是动了一个曹节,陆正渊就有这么大的反应。

 

不过话说回来。

 

户部清吏司是户部最重要的司署,曹节也是陆正渊的亲信……因此而有情绪倒也在预料之中,却没想到竟然提到了四王议事。

 

“这是小事吗?”

 

陆正渊声音抬高了几分。

 

“已经有人在挖南朝的墙角,这还是小事吗?”

 

“安平王言重了。”

 

“户部司是户部第一大清吏司,农庄法,考成法……诸多要务皆在于此,却新任了一个施义公,此人溜须拍马本事极高,却无半分才干!”

 

陆正渊转向了吏部尚书赵阳。

 

“考成法由吏部实施,每个官员提任之前都要做政绩考核,你是如何提拔的施义公,是否收拾贿赂,是否任人唯亲,是否存有私心?”

 

接连三问,让赵阳话都说不出。

 

“罢黜赵阳吏部尚书之职,这就是本王此次议题。”

 

言罢,所有人都为之震惊。

 

谁都知道,吏部尚书赵阳是温旭的人,也是他的权利所在。

 

若失了吏部尚书,温旭空有王名,而无实权。

 

老好人露出了獠牙,你要动我的人,我就废你的根基。

 

他们不知道,陆正渊已经开始为陛下接手南朝而做准备了。

 

大宁国丈要为陛下分忧,更想在事前。

 

ps:明天见,老铁们

 

陆正渊站了起来,浑身散发出一种威严之势。

 

是啊!

 

王莆心想,这说的并不是大话,临贤王虽是最早的三王之一,可现在他还真的有可能不如安平王的分量重。

 

他不知道的是,陆正渊其实还有话没说出来。

 

若不是等着陛下过来收割,他早就废了临贤王……

 

陛下应该快回来了。

 

南朝之事虽然无碍,可也不能拖的太久。

 

在这之前也该显示威严,也好等着陛下过来能顺利接收南朝。

 

尽量不要起战乱纷战,江淮两地局面来之不易,可不能被破坏了……

 

“通传下去,举行四王议事!”

 

“是!”

 

王莆眼中满是兴奋,安平王要发威了!

 

四王议事是南朝最高决策会议,每位王爷都有权利召集,陆正渊是安平王,他当然有资格召集,只是他从未召集过。

 

一直以来,他都是以老好人的姿态,他跟每个人都相处的很好,在所有人的眼中,他都是一个殚精竭虑,一心为公的人。

 

陆正渊心想。

 

这是第一次召集议事,应该也是最后一次,一个不给朝廷上缴税收的南朝,也就没必要存在了……

 

朴实无华又充满威严的大殿正中放着一张圆桌,南朝四位王爷围坐成圈。

 

四王议事也被称为圆桌集议。

 

这是陆正渊提出来的。

 

诸王平等,没有高低之分,早前温旭跟董正较劲,因为坐次争执不休。

 

后来陆正渊提议围着圆桌坐,这就没有坐次之分。

 

而在外围,还有一个大圆桌,官员们围桌而坐。

 

作为最高议事,只为共商大计,不以权重为主,人人平等。

 

陆正渊的提议得到所有人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