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北王天香瞳

第1752章 大势已去(第2页)

 

“怀智,你去军中安抚军心,一定不能生乱!”

 

“是!”

 

右副将贺怀智也出了门。

 

“胡兵,再调集一队人马来军署!”

 

他又转向了自己的亲卫统领,不害怕是假的,从此以后可不要想的再睡安生觉了,也许睡梦中就能被砍了头……

 

董正摊坐在座椅上,只觉得前路一片灰暗。

 

兵部尚书卢植等一众官员也面如死灰。

 

他们都知道完了!

 

陛下计谋太深,围而不攻,让人心思变,让军心动荡。

 

原本将士们就对未来下场惶惶不可终日,而今一道旨意有了定论。

 

只惩叛首,不伤无辜。

 

更是直接将镇南军内部分开。

 

大势已去!

 

此刻纵兵成匪已没有意义,就是让军士们放开抢,他们都不不会抢。

 

因为他们要抓住唯一的机会……

 

算计!

 

都是算计!

 

也许从一开始,元武帝就没有把他们真正当成对手。

 

现在还算稳定,要不了多久,这道旨意就会传遍全军全城,根本压不下来。

 

是因知情人自会传播,他们想要拉上更多的人投降……

 

“等吧!”

 

一向自负聪明的卢植也没了主意,他颓然而坐,低沉道:“等死吧!”

 

在这场叛乱中居于高位的都没有什么机会,就像他这种。

 

“我现在就想知道……方届再做什么?”

 

董正咬牙道:“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不可能不懂,我完了,他也完了!”

 

“淮安王?”

 

卢植摇头道:“我想方届应该已经投降了吧……”

 

宣旨的人是雄武大将军窦英,就在安曲城城门之下,他高声如雷,其声传至城墙之上,还清晰可闻,因而在城墙上的守城将士,皆已知晓,并迅速传开。

 

众人东拼西凑将圣旨全文拼出。

 

“朕知晓尔等为何误入歧途,是因心有积怨,战争在前,却留守后方无所事事,而不能征战沙场,建功立业……才由此听信蛊惑,走上不归路……”

 

军署内众人沉默。

 

南府军造反的缘由还真的在此。

 

五万南府军,在战时被抽调两万兵卒入了南境战场,当时战争已到尾声,并开始反攻,前去混一圈,说不得就能建立功勋,可却轮不到他们。

 

恰逢征粮署建立,留守南府军不能上战场也就罢了,还充当了后勤运输职责……..

 

使得将士们心有积怨,而当时朝廷重心皆在战争,又没有人管,便心有不平。

 

董正又在征粮署得了好处,分润于士兵,便跟着他造反。

 

这就是缘由。

 

“南府军建于元武三年,番号乃是御赐,说是朕亲建的军队都不为过……朕听闻尔等造反,心痛至极!”

 

军署内的众将士,皆面色不自然,甚至有人都羞愧难当,直接低下了头。

 

说是旨意,这又何尝不是陛下的心里话。

 

“朕从未否定南府军功勋,镇守江淮数十年,其功勋何其之大,朕看在眼里,并非朕疏忽,而是实在无法调动,有尔等镇守,朕才能安心!”

 

不止是普通军士,就是将官们此刻都颇为动容。

 

“朕不忍尔等走上绝路,更不忍眼睁睁的看着尔等误入歧途,大宁崛起,傲立于世,建功立业就在当下,因而朕愿给你们一次戴罪立功的机会……只惩叛首,而不伤及无辜,两日内若能主动出城投降,朕便允尔戴罪立功,将来得爵位封地也尚无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