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北王天香瞳

第1789章 套路很深(第3页)

 

现今更是做了锦衣卫右副指挥使,这能想象到吗?

 

此事传开,朝臣们都惶恐不已,除必要留用,很多府院之人都被清离。

 

原因为何?

 

就是怕这些人中有锦衣卫的人,有陛下的眼线。

 

虽说这些年陛下从未拿此说过事,可谁的心里也不踏实,你最信任的身边人,却是陛下的眼线,这难道不可怕吗?

 

李福是很懂这些的,能到他这个位置,又怎么会是一个简单的人?

 

在他离开后,户部尚书薛庆带着商务总署的司牧韩安圭前来禀奏。

 

商务总署是新朝建立后设立的衙门,总管商务事宜,为户部下属,从今年开始,主官司牧加封侍郎衔,提高了等级。

 

这表明,关宁开始重视商贸了。

 

大宁逐渐强盛,像走在前列的江淮之地,都已经解决温饱,商贸也开始繁盛,这时就需要朝廷有一个更好的引导。

 

同时,商务署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促进大宁跟南蛮的通商。

 

关宁又下了旨意,商务署要让大宁商人走出去,去大宁新得的地域,只有人流通物流通,才能融合两地……

 

随后,税务署的主官司牧袁世也来了,且还是在薛庆的陪同下。

 

因为税务署也在户部之下,这就能体现出第一部衙的分量。

 

接下来的禀奏,提到全国的税务情况,当初借着清查粮仓的东风,又得益于农庄法和乡里制的推行,户部也进行了一次全国土地丈量清查……这让税收更有依据。

 

关宁对税务要求很高,这完全是在他的安排下设立的,每一位税务官员都可算是一脉相承,他是主师爷。

 

现在要求更高,而在新学中,就有类似学科,只要正常结业,直入税务署,这也直接导致说之乎者也的人少了,而像明算这样更注重实际应用,且在原来根本不被重视的学科,开始有更多的人学习。

 

这本身就是一种转变,关宁要潜移默化的改变,已经很有成效。

 

人永远是追求实际的,这不分古今。

 

若是不考虑影响的情况下,关宁根本不在乎得罪读书人,像什么动不动罢考弃考的人,还想威胁自己。

 

真是可笑。

 

最终结果如何?

 

他们还不是乖乖的参加新科,他们依旧会在背后说他这个皇帝的“坏话。”

 

可他们还都在这,并且还想尽办法做的更好。

 

真正自然是有,可更多的人还是想踏入仕途。

 

学而优则仕,这才是最根本最现实的,而只有他这个皇帝能给他们提供,那么为了满足这个要求,就要迎合他这个皇帝的需求,以此潜移默化的改变整个风气环境。

 

关宁的套路很深,可不是他们能想到。

 

在这之后,矿务总署的主官司牧来了,是曾经的三大署之一,原本也是在户部之下,而今归于工部。

 

这一召见,又是近一个时辰,接连几日都是如此,朝臣们都知道,陛下如此密集的召集朝廷官员,就是表明,陛下又快要离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