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北王天香瞳

第1814章 这就是霸道(第2页)

 

同样,他也不能应战。

 

葬送了魏国最后的军队,他更是罪该万死。

 

现在真的是进退两难。

 

统战署,军议厅。

 

坐在首位的李隆愁容满面,他四旬有八,并不算年长,可做了统战署不到两年大将军,就已是满头白发。

 

“朝廷可有旨意传来?”

 

“回禀大将军,还没有......想来朝廷也有争议,难以决断。”

 

“这有什么好争议的?”

 

左副将卢循直接道:“不退避难道还要打吗?也不看看能不能打的过!”

 

“谁说不是呢?”

 

一片附和之声响起。

 

只有他们这些身处前方的人才知道实情。

 

打不过就是打不过。

 

“大宁皇帝要来,听闻陛下有跟大宁血拼的意图,不知这是真是假。”

 

“应该是假的吧,真有战的意图,这个时候准备都晚了。”

 

“我敢保证,真到那时我们军队的士兵会立即逃散,军响已经两个月都没有发足了,将士们的情绪很差.......”

 

议来议去也没有个结果。

 

“陛下自有决断,不可乱言。”

 

李隆低沉道:“这些年也是太子时不时的拨付过来些军费,还能勉强支撑下去,国家正值危难之际,朝廷也有朝廷的难处,军心不稳是你们这些带兵的将军不利。”

 

“本将丑话说在前头,你们私下做了什么本将都一清二楚,吃相不要那么难看,不要光吃不吐。”

 

李隆冷下脸。

 

原来这前军都没有人愿意来,可在一年前,有很多人争抢着过来,他们背后都有家族势力。

 

为什么要来这里。

 

因为这里离大宁所占区域最近,能够换到银元。

 

现实就是如此,李隆也改变不了,甚至他自己都有参与。

 

这也是没有人愿意跟大宁开战的原因,他们只想来这里大捞一笔,根本没想着拼命。

 

众人色变,倒是没想到李隆会说的这么明。

 

“军需.,......”

 

“报!”

 

李隆刚想要说什么,外面传进一道急声。

 

“望京急报传来!”

 

“财经事务复杂至极,不是轻易能够弄懂学通,你们还差的很远,要学的还有很多……”

 

钱大富开口道:“否则最后的下场就是像魏君那样,连怎么死的都不明白。”

 

几人齐刷的点头。

 

现在看来就是这样,先是通货膨胀,再是通货紧缩,恐怕魏君都已经怀疑人生了。

 

魏国完了!

 

这是所有人的共识!

 

一场不见硝烟的货币战争已经掘了魏国根基,陛下这次御驾而来,又是以极大声势,目的就是要将魏国踩在脚下!

 

这样一来,百姓便对朝廷失去信心,大宁吞并魏国也顺理成章。

 

钱大富授课结束,便动身离开,他要前往山舟港接迎陛下……

 

关宁这次前来魏国声势浩大,当他从北林行省返回大宁在前往江淮平叛之前便下了旨意。

 

大宁水师先行到魏国造势,待他真正前往之后,将由在魏驻军沿途清道。

 

这当然不是为了安全考虑,只是为了压魏国一头,关宁要向魏人显示大宁的强大,为吞并魏国而做准备!

 

大宁占据魏国北部五郡,共驻军十余万,相比于留守在梁国的驻军,在这里的驻军显然更好一些。

 

魏国并不是贫瘠之地,大宁驻军在此军屯,做不到自给自足也没有太大压力。

 

反攻之时,原戍边一军攻进梁国,而戍边二军过江反攻入魏,势如破竹直接占据了五郡之地,并在青山郡建立军府,由二军统帅穆临主持军政。

 

从青山郡到山舟港,从西到东所经两河,一为榆河,一为贡河,两岸官民都要清离,主要是前者,魏国为了防范,在紧挨着大宁所占相邻郡县驻军,现在都要撤离。

 

不得留官吏,更不得留兵卒。

 

老百姓是不管的。

 

事实上在大宁占据周边郡县的百姓远比其他地方的百姓要过得好。

 

除陆地之外,在大宁皇帝御船行进之时,河道都不能通船,这影响的可不止某一处,而是沿途的好几个郡。

 

在此期间,就相当于这些地方都被大宁强征了去,魏国失去了对这些地方的主权。

 

从大宁军府发出的警告已到了地方,在九月一日之前必须撤离,否则将视为与大宁开战,到时大宁军队及大宁水师将会直接发起进攻!

 

何为霸道?

 

这就是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