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3章 李纯靖(第2页)
“等等。”
就在这时,位列同殿的一位看起来六旬有余,有着鹤发却很抖擞的老臣开口。
他是大学士杨文卿。
“如你所说,既然大宁白钞与白银相同,那元武帝发行,又有何用?”
“是啊!”
紧接着,另一个年有五旬,肤色较黑,有着浓眉,看起来颇有威严的人也是出声问道:“李大人不能看我们不懂,就说胡乱说一通。”
这番话更是激进,使得殿内的气氛顿时微妙了些。
这位也是位列中枢的大学士,名为谢康,还是一位底蕴深厚的老臣。
周立本欲出言帮衬,可李纯靖却面不改色的道:“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宁宝钞开始逐年超发,也就是说现在已经不匹配了。”
“元武帝很高明,储金存银不足,他又很巧妙的让原本普通的白银不普通了,以其涨起的价值为基准,超发了大宁宝钞。”
姬川脱口而出道:“那就是银元了吧?”
“是。”
“那为什么大宁宝钞能维持稳定。”
李纯靖顿了顿答道:“因为始终控制在一个范围,没有超发.......”
他在提及到此的时候很谨慎,陛下是错了,可不能言错。
“李大人,你是什么意思?”
这时杨文卿质问道:“每次廷议你都是有所暗指,你是何居心?”
“李大人,你是说陛下昏庸超发滥发吗?”
谢康也阴沉着脸发难。
这两个老东西!
李纯靖暗自咬牙,他知道这两人针对他的缘故。
老人看不惯新人,还怕影响到他们的利益,威胁到他们的地位。
这两人是文华殿中守旧权贵的代表,其背后都有庞大家族,杨、谢、苏、卢,便是魏国四大家族。
李纯靖知道,他刚才说的一番话里已经提及到了些隐患之事,让这两人觉得受到了威胁……
难办啊!
就像他刚才说的,这不止是财经之事,而是涉及到很多复杂关系,这才是最难的……
“说吧,什么条件能让大宁军队退兵!”
“朕不要魏国的地,不要魏国的钱。”
“那你要什么?”
“朕要大宁宝钞成为魏国的流通货币,这样说你可能不太明白,意思是魏国要拿存银来换大宁宝钞。”..
这些话在脑海中回响。
姬川当时并不知其中厉害,但也知道这肯定是不能答应的,一个国家所用的货币都成了别国的,百姓每天看到的都是元武二字,时间久了,又怎么还能记得他这个魏君?
原本各国用的都是白银铜钱,可大宁皇帝却要打破这个通用的“规则”,造了一种大宁的货币。
当时,关宁想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魏国用储金存银去兑换,可现在他已经不太需要了,因为已经具备这样的条件......
姬川面色不由的露出一片阴霾。
他问道:“李大人,你可有应对之法,若元武帝阴谋得逞,大魏国将不国,姬氏皇族已成摆设。”
姬川把希望寄托于李纯靖,这是他力排众议选出的布衣尚书。
原本姬川是用宰相宋太平的,虽然他是辅政贤相,可现已年迈,近日都卧榻不起难以参与朝政,且他对这些事务根本不懂,要不当初怎么能跟自己一起闹出发行大魏宝券的昏庸之事。
“朕猜想,元武帝亲来魏国所要做的就是这件事。”
“陛下所言极是。”
李纯靖绯袍衣袖一抖,又上前一步,他鼻梁高挺,眼眶微陷,总是眯着个眼,曾是胥吏出身的他因长久拨算盘对数使得眼力很差,看东西有些模糊。
户部胥吏有师爷之称,他们所做的就是财会理财,专业性强无可替代,也因此才懂这些财经事务。
“原本白银铜钱是通用的钱,可现在都开始用大宁宝钞,这样就有了收割的权力,若是再早两年就有办法,可现在.........”
姬川忙着问道:“是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陛下,这不止是财经之事,而是涉及多方的国事。”
李纯靖说的很隐晦,像他跟陈慎之这样的人虽突然受到重用,可根基太浅,谏言出策可以,但想真正做点事情极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