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北王天香瞳

第1867章 心照不宣(第3页)

 

各种文书密信,堪舆图等军情隐秘都要迅速焚烧,不能留给敌人。

 

士兵们手忙脚乱,慌乱的同时还一脸懵逼,很多人直到现在都不知发生了什么?

 

帅台上,众位主副将,各位参将也都准备撤离。

 

作为方圆阵的最中心,此时混乱还未波及到此,精锐之士迅速集结,李成梁翻身上马,对着身边人道:“执军旗者不能倒,要为将士们指路!”

 

“传令,我等先撤!”

 

作为统军不是他不体恤将士,而是他很清楚,当将士们见到主帅逃亡,才会全无斗志,自然逃离……

 

李成梁经历了跟大宁五年苦战,他见过太多伤亡,因而首要反应就是保将士,而不是保邑安行省。

 

不!

 

应该说都保不下邑安行省,即使保下,也后果惨重。

 

当得知戚夫人等贵族私军投向大宁,他们已经输了,继续下去没有任何意义……

 

毫无疑问,护卫李成梁的亲军皆是精锐,还是精骑!

 

他们簇拥着,护着李成梁向西奔去,大纛军旗即为指向,士兵们自发跟在后面……

 

“天兴军要撤了!”

 

察觉到战场的变化,率领镇北军的魏扬神情微怔,可真是果断啊,实际上从开始到现在持续时间短暂,只是刚出现混乱……

 

魏扬的武器下意识的收起。

 

陛下的命令是不必大造杀戮,或许陛下早已将梁人当宁人,陛下说几次打仗死伤惨重,尤其青壮劳力缺的厉害,想要恢复还不知要多久。

 

现在造杀戮,将来便是麻烦。

 

镇北军放水了,魏扬自然遵守,临行前朔武王还交代了一番。

 

他们只要邑安行省,只要敌军退出镇远城即可……

 

同一时间,曹彬也察觉到变化,他跟魏扬的想法一样,同样也是下意识的收手。

 

所谓兵败如山倒,现在天兴军主帅都开始撤退,将士们自然不会拼命苦战。

 

收手放行,你好我好大家好!

 

这就是默契,这就是心照不宣。

 

你想减少将士们伤亡,我们也不想多造杀戮。

 

有什么仇有什么怨?

 

用不了多久就是一家人。

 

带着这样的想法,曹彬也下令放水,并有意放任撤离……

 

天兴军大肆撤退。

 

戚家军也得命而收手,奋勇冲杀是为了向大宁交投名状,目的达到了,也就不用杀了。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戚家军收兵返回保护戚夫人……

 

作为统军的李成梁极其敏锐,他已察觉到变化,这跟他预想的不错,敌军只想要邑安行省。

 

时至今日,已没有人愿意投入重兵起大战,谁都伤不起了,即使是大宁也不愿意。

 

否则,元武帝御驾亲征,挥师而来,梁国又能撑多久?

 

李成梁并未回头,继续撤离。

 

果然在有意放水之下,天兴军逃撤更为顺利。

 

已知晓其用意,魏扬直接下令镇北军绕出军阵,停止进攻杀戮,同时曹彬也下令让行。

 

你要走,我可放行。

 

若你不愿意走,便要以杀戮逼你走。

 

现在看来,相安无事。

 

天兴军将士对镇北军并无怨气,本为敌人就算做出什么也很正常,他们痛恨的是戚夫人,恨的是这些贵族!

 

若非戚夫人在背后捅刀子,又怎么会成现在这样?

 

戚夫人是贵族之首,她一人投向大宁,领着其余贵族全部叛逃,这才是最大的损失……

 

所以说,戚夫人才是罪魁祸首!

 

她被授封之时,风光无限,曾有人言,梁国一扫颓势,就从她开始,而今却也是她将梁国逼到一个艰难境地。

 

为什么?

 

她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事情?

 

李成梁心想。

 

就算去了大宁就能保证比在梁国好么?

 

她能有现在的封地,能有现在的声名?

 

完全想不通!

 

虽在护卫之下,戚夫人也似心有所感,她知道从今以后,她会跟陆正渊一样,受尽唾弃,声名尽毁,成为梁国的罪人!

 

可……没办法。

 

总要寻陆郎吧,总要给女儿找个好夫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