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北王天香瞳

第1961章 汴京城的天还塌不下来(第2页)

 

“暴乱集中在城西邑,已向盛昌街扩展……参与的人很多,至少有数万!”

 

朱桢面色微变。

 

实际上安置在这里的流民都不止数万,因为人太多了,他们被“圈养”在一起,每个人只占很小一块地方,如果所有的流民都被煽动,后果不堪设想!

 

“传旨,让王木在昌盛街设防,一定不能让其通过,影响到城墙驻防!”

 

朱桢下达着命令,他刚说完,也有人立即记录完,小跑出去给了其中一人,快马奔走,接力通传,不到一刻钟就送到了五千人将王木的手中……

 

王木年岁并不大,现年才三十二岁,这个年纪能成为五千人将,颇为不易,要么就是有才能,要么就是有背景。

 

王木就是后者,他的兄长是天霸军统帅王通,因而才能得到巡视街区的美差。

 

在接到旨意时,王木还在赶往的路上,他并没有向通传的那样已经赶往。

 

怎么可能有这么快的速度?

 

他原先在城东,还要集结各条街道的人马,就算都是骑兵也没有这么快。

 

很显然,朱桢得到的通传禀奏有瑕疵!

 

这是负责通传禀奏的官员自作聪明,此人名为霍山,是跟李文合出身相同的言官。

 

见得李文合被陛下重用,是又激动又嫉妒。

 

激动是因为陛下已经开始看重他们了,将来有的是机会,像他就被安排为情报传送总管。

 

到陛

 

霍山想着现今汴京城一团糟,陛下心情不佳,应该让陛下高兴高兴。

 

原本还没有赶往,被他改成了赶往,反正总是要去的,也差不了多长时间,不会有什么影响。

 

陛下心情也舒畅了。

 

情势紧急,他还想着拍马屁,当真是佞臣误国!

 

王木收到旨意也是不紧不慢。

 

不就是难民暴乱吗?

 

近日他处理这的事情不知多少,都有些烦躁。

 

那些流民饥饿难当,手无缚鸡之力,又能翻起什么风浪?

 

陛下大惊小怪了!

 

内署即内监署,是宫廷第一大署,照顾皇帝起居,代传旨意,是皇帝身边最近的人。

 

朱桢要动用内监署所有太监通传圣意情报,坐镇皇宫指挥全局!

 

他的话就是旨意!

 

不到一刻钟,所有太监都被集中,在勤政殿内东侧的屏风上,一张巨大的分布图挂了起来。

 

其上汴京城各个城区各条街道都被清晰的画出,并且一览无余!

 

一支支底部为尖针的小旗也被插在不同的地方,城卫城防分布也相当清楚。

 

屏风被抬到朱桢面前,让坐在龙案后的朱桢似在俯瞰整座汴京城,他胸有成竹!

 

这点危机打不倒朕!

 

朱桢站起,抖动龙袍,豪气无尽!

 

他不到弱冠便出使大宁,那时便受尽屈辱,关宁造反建新朝,梁国派出百万大军进攻,那时他便随军出征,战场残酷,血腥杀戮他早已见过!

 

后来,他被封为王,请命坐镇边境,朱镇挑衅大宁,元武帝关宁召来十万蛮族骑兵,大梁遭遇危机。

 

他一人面对数万大军!

 

之后,被朱镇污蔑打压,独守皇陵两年,他的心性早已被磨砺的坚如磐石!

 

再后来,他造反夺位,制造汴京流血日,世人都说他是暴君,是弑弟夺位的大恶人!

 

可谁又懂他?

 

他做的这一切可都是为了国家啊,无论如何,梁国都不能亡在他的手上!

 

朱桢在心里呐喊,他目光如炬,直落地图之上,廷议结束,诸位官员将军都被派出各行要务!

 

天顺军统帅敖突也快速赶赶赴西城,他去可不是镇压暴乱,而是亲自坐镇坚守城墙!

 

汴京城内有两支主战军团,一为天顺军,一为天霸军!

 

西域大军是从西而来,主营扎在西边,更为强力的天顺军守卫西城墙。

 

此刻,西城发生暴乱,必须要严防敌军进攻。

 

不过,在这三个月内,让西域大军有足够的时间安营扎寨,他们将汴京城周边肃清,把民房屋舍都拆除。

 

汴京城是国都,而梁国原本就是人口最多的国家,城内寸土寸金,普通老百姓连外城都住不上,便紧挨着城墙而居,久而久之便形成庞大居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