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1章 停战求和(第2页)
“这是皇帝印玺!”
“这是真正的圣旨,如此旨意谁敢假传!”
“王通,你看清楚了!”
郑光远接连大喝,刚杀了人的王通也算暂泄了怒火,稍微冷静下来。
他紧盯着圣旨,一字一句的看下来,确实加盖了印玺,这就是真的圣旨!
正当激战之时突然求和,没有陛下的旨意,也没有人敢假传……
可王通还是不愿意相信!
“不!”
“陛下不会下这样的旨意!”
“陛下他……”
王通摇头,神色间满是难以置信,还有眼中挥之不去的失望。
他印象中的陛下是面对大宁十万大军孤身前往,没有畏惧!
那个背影他至今难以忘记!
当时,他还是太子朱镇麾下将军,就是因为那个背影,他转头在朱桢麾下!
当初的落魄皇子已经成为皇帝,王通……还有很多跟他一样的人都相信陛下能让梁国中兴!
引西域大军入梁是朱桢做的事情,可王通始终觉得陛下本意也是为了梁国,因而拼命守城,听其调配,保其皇位!
可王通怎么也没想到,朱桢竟然会下这样的旨意!
他们还在拼杀,城墙上的战斗始终未停,不管求和能否谈成,可他们还在战斗啊!
此时求和,活着的战死的将士又算什么?
更何况战场上都打不赢,求和又能成么?
无法理解!
难以接受!
在这一瞬间王通感觉浑身的气力都被抽干,连着几日没有合眼,他也不觉得疲累,可现在却腿都发软,难以站稳。
这是什么?
是失望?
还是绝望!
“陛下定是听信尔等这些奸臣谗言,才下了这样的旨意,本将要立即进宫面圣!”
一向沉稳的参将左亮弼此刻也有些失态,当即走到马边就要上马进宫。
“左参将!”
郑光远见得王通冷静下也松了口气,他淡淡道:“陛下自有考量,这般重大之事,别人又怎么能挑拨的了?你们现在该做的是,接旨!”
“圣旨?”
王通与参将左亮弼对视一眼,随即无奈道:“每天两道旨意,估摸着也快来了,城外的敌军都不像这么催命。”
“大帅慎言。”
“都到了这个时候,还慎什么言?”
王通紧绷着脸向外走去,即使他是朱祯提任的亲信此刻也有所不满。
战情紧急都连着几天几夜没合眼,哪还有时间接旨,若真有心可来此处巡视,必然能让士气大振。
“大帅稍安。”
“没准是陛下送来了赏银。”
“你觉得可能吗?”
左亮弼心想当然不可能。
这帮太监可是惜命的很,他们并不会靠近城墙,只是这次有所不同,除了传旨的太监外,还有礼部右侍郎郑光远等几位官员。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他们来做什么?
王通快步走过,大声道:“军情紧急,甲胄在身,不便跪下接旨,还请快些宣读,本帅还要前去守城。”
“王帅这话说的有些不妥吧?”
郑光远见得王通这般态度,当即皱眉道:“这是不把陛下放在眼里啊。”
来宣读什么旨意他一清二楚,尚书大人的求和之策能否真正做成,最大的阻碍不是陛下,而是这些守城将士,所以这威势要立起来,只能是用陛下强压。
“哼!”
王通冷哼一声,也不理会,双目紧盯着传旨太监道:“快快宣读。”
“是!”
传旨太监平素心高气傲狗眼看人低,此刻却因心虚而不多言语,这旨意实在是……一言难尽!
他都觉得不妥。
不过还是展开宣读了起来。
之前说是传旨其实只是传陛下的口谕,或是一卷简单布帛,并非真正的圣旨,要知道真正的圣旨材料制作十分考究,均为上好蚕丝制成的绫锦织品,图案多为祥云瑞鹤,富丽堂皇缎面繁杂昂贵,是稀罕之物。
现在内帑空空,已经很久没用这样的圣旨。
莫非真的是有奖赏。
王通心想若真是这样就值得一跪。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异族入侵,国家遭逢大难,敌来势汹汹,汴京城防线几近崩溃,此诚国家危难之际,百姓生死存亡之秋,朕承皇天之眷命,坐镇中央俯瞰四方,肩担万钧,如履薄冰,自战事爆发,将士们浴血奋战,死伤惨重,朕痛心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