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北王天香瞳

第1891章 走向灭亡(第2页)

 

守城开始,朝廷连十万赏银都不给,可为求和却在两个时辰内筹集到一千八百万两,那些在后方打嘴炮的官员富得流油,连给在前方浴血奋战的将士们一点恩赏都不愿意,没有人知道这对将士们有多大的打击,有多么寒心......也没有人在乎。

 

朝廷从上到下已经达成求和的共识,即使原本有人不愿意可在被逼拿出钱后也改变了想法。

 

我已经散财了,不能连命都保不住吧?

 

求和就能保命!

 

当然也会有些不同的声音,可都被淹没了,要么就被打入天牢!

 

户部尚书申泰言辞激烈,被早已对他不满的朱祯革职打入天牢,还未养好伤的李文合被提任为户部尚书。

 

此人言官出身,顺从圣意,被朱祯重用,韩崇第一次被打入天牢,其接任兵部尚书,遇流民暴乱被吓破胆从马上摔下摔断了腿,兵部尚书没做成倒是又做了户部尚书。

 

农部尚书张谊见不得朱祯这般昏庸,便激进谏言,同样被打入天牢。

 

自此,朱祯曾重用朝臣逐一被贬被废,余留溜须拍马之辈。

 

朱祯知道自己所做作为非明君之举,他在心里一次次的为自己开脱洗脑。

 

这是无奈之举,他没有办法!

 

这样做是为了梁国,保住汴京就是保住大梁,就有机会有希望!

 

“朕一定会像先皇那样实现梁武中兴!”

 

朱祯不止一次的在心里呐喊,现在的他就像是一个走投无路的赌徒,寻常赌徒赌的是身家性命,他赌的是国家!

 

他把所有的注都押在求和上!

 

只能赢不能输!

 

他只想着结果,却忽略了过程,军队因此彻底失去战意,即使是他最为倚重的,并以年号为番号命名的大梁天顺军也废了。

 

流民暴乱已经结束,城民百姓又聚集起义,不顾百姓死活的强征终于将百姓的怒火激发。

 

朱祯对此视而不见,西域方面一次又一次的给时间,让他以为看到曙光,殊不知这只是走向灭亡的催命符.......

 

大宁军队的情报即元武帝关宁的情报,自其崭露头角时就开始收集直到现在,形成卷宗能放几个大箱子藏于兵部,从西城门返回取再送回来,加急飞奔一个时辰很充裕。

 

郭润思绪着当即就应道:“马上就为您取来!”

 

筹集赔款时,郭润得御赐金牌,可指挥百官。

 

“吴大人,劳烦你跑一趟吧。”

 

郭润直接道:“兵部尚书霍山会给你寻出,事关重大,耽搁的后果你知道吧?”

 

韩崇被打入天牢,霍山“临危受命”被提任为兵部尚书,言官出身并不懂军事,刚上任就跟郭润靠拢成为求和派一员。

 

他还被迫捐出三万两银子,心想都花钱买命了,不求和这钱岂不是白花了。

 

陛下动了真格,除调动御林军外还抽调了天顺军,军队本就对这些官员不满,眼下有机会整治岂能放过?

 

不出血也不行!

 

一个个红着眼像是凶神恶煞,不出钱就抄家,出的少也不行。

 

于是在极短的时间内,筹集了一千八百万两,除去皇宫内库五百万两,朝廷各部衙四百万两,还有城民百姓强征的钱,仅是这些权贵势要就筹集出近五百万两。

 

简直可怕!

 

朱祯都惊呆了,不是朝廷没有钱,是钱都被私藏了。

 

不过天下乌鸦一般黑,谁也别说谁,一场国内把所有人的老底都掀了出来,谁也没想到陛下还在内库藏了五百万两,可守城的两军上奏要十万两赏银都不愿意拿出来.......

 

人啊,就是这么卑劣。

 

两军将士寒心到了极点,便破罐子破摔,已有很多士兵退伍也无人阻拦。

 

赔款已经筹集,大局已定,谁也无法阻拦,吴沛不过是个五千人将根本改变不了什么,便不作声的返回。

 

想改变的人已经被打入天牢,朱祯派人去抄韩崇的家,只搜出二十八两银子,他本就清廉还将为数不多的俸禄充公用于军费.....到这个时候谁都心知肚明,可又都在自欺欺人。

 

郭润并未上去,而是大胆上前赔笑套这近乎。

 

“还不知将军名讳,可否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