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哥们?我咋救了德皇文抄列文虎克一号机

第82章 俄罗斯从来没有神圣

 “上帝保佑沙皇(Бoжe,Цaprxpahn)~!” 

 “嗯?” 

 1904年12月13日,圣彼得堡。 

 驻守在冬宫的俄罗斯帝国卫队士兵们听到远处传来的歌声时,不由得纷纷歪起了头。 

 不仅仅是军人,连俄罗斯人都应该熟悉这种声音和歌词。 

 那是俄罗斯帝国的国歌。 

 “今天不是圣安德烈节的赞美诗,怎么会是国歌?” 

 一名卫兵嘟囔道,显得有些无法理解。 

 然而,歌声渐渐响亮起来,卫兵们内心的焦虑感也随之悄然升起。 

 “强大威严的沙皇啊(cnлbhыnдepжaвhыn)~!” 

 “该死!” 

 没过多久,卫兵们的焦虑感果然准确无误地得到了回应。 

 “为了荣耀统治吧,为了我们的荣耀(Цapctвynhacлaвy,hacлaвyhamb)~!” 

 成千上万。 

 成千上万的人们拿着圣像和标语牌,正朝冬宫涌来。 

 从他们那破旧而粗糙的衣着来看,这些显然是圣彼得堡的特产,那些几乎天天闹事的麻烦工人。 

 “马上通知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大公!” 

 “全体排成一列!不要让他们靠近宫殿!” 

 卫队指挥官下令,卫兵们迅速举起武器,排成长队阻挡工人的队伍。 

 看到这一幕,工人们也停下了脚步,保持了一定的距离。 

 当工人和卫兵在冬宫广场前僵持时,领导这次圣安德烈节游行的加邦神父走到了大家面前。 

 “士兵们,别开枪!” 

 加邦神父高声喊道。 

 “我们只是来将贫苦和饥饿人民的声音传递给陛下,我们只是想要一小块面包和神的平安!” 

 “陛下正在参加圣安德烈节的弥撒。我稍后会转告陛下你们的要求,现在立刻解散,撤退!” 

 尽管卫兵指挥官一如既往地警告,但加邦神父和俄罗斯人民并没有退缩。 

 因为谁都知道,那些说着‘我稍后会把你们的要求传递给上层’的人,从来没有真的将工人的诉求送上去。 

 这对于生活在困难时代的俄罗斯工人来说,早已是身心体验过的常识。 

 “我们必须等到陛下亲自答复我们!” 

 加邦神父深知这一点,他对卫兵们说道,表示在亲自见到尼古拉二世之前,他绝不会解散。 

 当然,卫兵指挥官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去找尼古拉二世,皱起了眉头。 

 反正那些工人们就是固执愚笨,无论怎么讲都听不进去。 

 然而,这一次,卫兵们不能像平常一样直接将工人们驱逐出去。 

 今天是俄罗斯帝国守护圣安德烈的节日,而这里正是皇帝陛下所在的冬宫。 

 今天不是随便流血的日子,既是地方也不合适。 

 更何况,眼前的贫民,至少有四、五万。 

 如果应对不当,可能会引发大规模混乱,因此卫兵们也不得不等上级命令,不能擅自行动。 

 “是否已将消息传达给弗拉基米尔大公?” 

 “是的,暂时还在等待,因为也要向陛下报告。” 

 卫兵指挥官点了点头。 

 沙皇是否亲自出面,或者像平时一样用武力镇压工人,最终还是要看沙皇的选择。 

 对于卫兵们来说,他们不过是沙皇的剑和手下,只能等待皇帝的指示。 

 在圣安德烈节庆祝之际,虔诚的尼古拉二世与家人一同在喀山大教堂(ka3ahcknnco6op)参加弥撒,脸上带着虔诚的表情。 

 这段时期对于俄罗斯帝国和尼古拉二世而言都充满了艰难。 

 就像德国人警告的那样,与日本的战争并不容易,战局进展缓慢,而原本希望通过黑海舰队的出动扭转局面,却因一艘战舰发生叛乱,导致了一场偶然的海战,十二使徒号被击沉,许多舰船遭到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