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哥们?我咋救了德皇文抄列文虎克一号机

第94章 革命尚未成功(第2页)

 在这样紧要的关头,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陷入了激烈的内部分裂。 

 列宁对马尔托夫和孟什维克仍然抱有“和平革命”幻想、不顾现实的行为感到厌恶,但毫无办法。 

 甚至,孟什维克中的一部分人还因为沙皇尼古拉二世发布的“七月宣言”而认为局势已经足够了,并试图抽身。 

 列宁无法理解。 

 那个对时代潮流一无所知的无能沙皇,真的会信守承诺吗? 

 在他看来,这绝不可能。 

 沙皇与贵族只是在革命烈焰暂时平息时装模作样,他们迟早会背弃对俄国人民的承诺,恢复过去的旧秩序。 

 不过,列宁及布尔什维克并没有阻止沙皇的“自掘坟墓”,反而暗自庆幸。 

 毕竟,一个愚蠢至极的政府,反而更有助于革命的成功。 

 正因如此,列宁格外警惕在彼得格勒崭露头角的政治新星——斯托雷平。 

 这个人太过能干,甚至称得上危险。 

 更糟的是,他与改革派维特步调一致,对列宁与革命家们而言,比尼古拉二世还要威胁巨大。 

 这是一种矛盾的情形。对于革命者来说,残忍无能的对手反倒是助力,而有能力且推进改革的敌人却是最大的绊脚石。 

 如果俄罗斯帝国通过改革成为一个正常的国家,那些曾支持革命的民众就会逐渐散去。 

 因此,列宁认定,为了革命的成功,必须除掉斯托雷平。 

 “对了,其他人的消息如何?” 

 “听说尤里·马尔托夫被沙俄秘密警察抓走了,托洛茨基同志也是。” 

 “托洛茨基同志也被捕了?” 

 “是的,他被流放到西伯利亚了。” 

 听到革命领袖托洛茨基被捕的消息,列宁无法掩饰内心的叹息。 

 不过好在没有被处以绞刑,只是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应该很快能回来。 

 对于列宁和托洛茨基这样的革命者来说,逃离西伯利亚几乎是家常便饭。 

 沙皇时代的西伯利亚流放地,管理远没有斯大林时期那般严密,革命者们总能一次次成功逃脱。 

 因此,得知托洛茨基被流放,列宁反而松了口气。 
 这也是因为此时斯托雷平的女儿尚未因社会革命党的炸弹袭击丧命,“斯托雷平领带”(处决绳索)的恶名还未传开。 

 “看来,我也得尽快逃往国外了,斯托雷平绝不会放过我。” 

 “这次您准备去哪儿?” 

 “暂时去瑞士避一避吧。” 

 列宁说这话时,脸上充满了惋惜和不舍。 

 流亡早已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但这一次离开俄国,他可能需要很久才能再次归来。 

 在历史上,列宁也因1905年革命的失败,为了躲避沙俄秘密警察的追捕,被迫逃亡海外,直到1917年才回到俄国。 

 那时,他借助德国的力量,通过“封闭列车”返回俄国,并如德国的计划所料,发动革命,推翻了俄罗斯帝国。 

 不过,那是十多年后的事情了。此时的列宁对未来一无所知,心情难以平静。 

 其他革命者也一样。 

 “到头来,革命还是失败了啊。” 

 “同志” 

 “即使工人们在沙皇的宫殿前被屠杀,俄罗斯帝国依旧未倒下。列宁同志,您觉得我们有生之年能看到沙皇和贵族的灭亡,建立社会主义祖国吗?” 

 一位革命者用带着绝望的语气问道,列宁却沉默不语。 

 即便是这位拥有钢铁意志的革命家,也曾无数次问过自己这个问题,却始终无法给出答案。 

 就在他们眼看成功却最终失败的1905年革命后,列宁的心情动摇了。 

 他们真的能实现革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