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哥们?我咋救了德皇文抄列文虎克一号机

第110章 取死之道!(第2页)

 在巴尔干战争中,希腊海军屡次击溃奥斯曼海军,封锁达达尼尔海峡,成功掌控爱琴海的制海权,切断了欧洲奥斯曼与亚洲奥斯曼的联系,立下了赫赫战功。 

 保加利亚军队在担任巴尔干同盟主力、凭借希腊海军的助力赢得战争胜利后,即便再自负,也不得不承认希腊的贡献,并非出于虚伪的恭维。 

 当然,之后保加利亚因不满战利品分配,转而进攻希腊和塞尔维亚,爆发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无论如何,我得去和舍恩外长以及比洛总理谈谈。” 

 减少敌人,增加盟友,是战略与外交的基本原则。 

 如果意大利留在三国同盟内,这边的负担就会减少,而法国的压力则会倍增。 

 “我已经听明白你的想法了。” 

 然而,听完汉斯的提议后,比洛总理却露出一副并不怎么赞同的神情。 

 “由于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合并,导致意大利与奥地利的关系恶化,这种情况确实是可以预料的。再加上根据三国同盟条约,奥匈帝国若在巴尔干半岛有领土变动,需与意大利达成相互协议。” 

 这是俾斯麦在推动三国同盟成立时,为了拉拢意大利加入,施压奥匈帝国所强加的条款。 

 难怪意大利会在这次波斯尼亚危机中自作多情,以为能趁机收复部分未归还领土。 

 “但问题在于,就算我们打着三国同盟的旗号,要求奥匈帝国向意大利做出让步,他们也不可能听从。” 

 “即便如此,尝试一下总没坏处吧?” 

 “呼男爵,迄今为止你所接触的欧洲君主和皇族,大多都对你颇为友善。” 

 比洛说道: 

 “作为一名前外交官,我可以告诉你,英国的爱德华七世是个不会因种族或阶级而评判他人的人。俄罗斯的尼古拉二世天性善良。希腊的康斯坦丁王储因为索菲殿下的缘故,对你也颇有好感。” 

 “您的意思是,奥匈帝国的弗朗茨·约瑟夫皇帝不一样。” 

 “没错,接触过你就会明白,他在某种意义上是个非常棘手的人物。而且这次,我们甚至无法指望陛下的帮助。论权威和地位,即便是我们的皇帝陛下,在弗朗茨·约瑟夫面前也得稍稍退让。” 

 毕竟那可是数个世纪以来统治欧洲的哈布斯堡家族。 

 无论现实如何,至少在王室的威望上,他们要胜过霍亨索伦家族。 

 “不过,试一试总比什么都不做好。” 

 说实话,汉斯其实也没有抱太大的期望。 
 只是觉得与其无所作为,不如尝试一下,就算失败也无妨。 

 “让奥地利把属于我们正当领土的地方割让给意大利?你特地来占用朕的时间,跑到朕的宫殿里,就是为了说这些无聊的废话吗?” 

 然而,当汉斯抵达维也纳后,立刻明白了比洛为何会劝他三思而后行。 

 弗朗茨·约瑟夫一世。 

 他简直是个顽固派之中的顽固派。 

 1908年10月,奥匈帝国维也纳美泉宫。 

 “陛下,这件事是为了维持三国同盟所必须的。” 

 奥匈帝国的首任皇帝、另一位凯撒——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听到眼前这位年轻人的话,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汉斯·冯·乔男爵。 

 这是他第一次见到汉斯的真容,但早已有所耳闻。 

 他的名声亦是如此。 

 然而此刻从他口中吐出的话语,却足以令这位无法摆脱往昔回忆的老皇帝感到不悦。 

 “朕原以为德意志帝国会坚定支持我们奥地利。这真是贵国皇帝的意思吗?” 

 “陛下,德意志帝国十分重视与奥地利的同盟关系。我们只是希望,正如我们尊重奥匈帝国一样,奥地利也能给予其他盟友应有的尊重。” 

 汉斯说道。 

 “三国同盟的互惠条款明确规定,既然奥匈帝国已然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为了得到国际承认,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向意大利作出让步。只需割让特伦蒂诺地区的一部分,意大利便会满意而退。” 

 “陛下,男爵所言不无道理。再者,若只是特伦蒂诺的一小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