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哥们?我咋救了德皇文抄列文虎克一号机

第129章 一切来的太快(第2页)

 伊斯麦尔·恩维尔之前意气风发地发动政变,试图反击巴尔干联盟,但最终未能改变帝国的命运,饱尝了失败的苦果。而此次他依旧未肯罢休,再次高喊战争,向保加利亚发动攻势。 

 当然,和比俄罗斯更令人生厌的塞尔维亚和希腊站在同一阵营,多少让他感到不快,但有时国家利益比旧怨更重要。 

 这一次,胜利女神终于向奥斯曼帝国微笑。 

 即便保加利亚被誉为巴尔干最强,但在与塞尔维亚、黑山、希腊交战的同时,背后又遭到罗马尼亚和奥斯曼帝国的夹击,已难以招架。 

 这意味着,除了刚刚独立的阿尔巴尼亚,巴尔干地区的所有国家都在攻击保加利亚。 
 若是二对一,或许还能一战,但五对一的情况下,即便是列强也难以取胜,更何况是保加利亚。 

 就算是再无脑的小白文作家,恐怕也写不出这种无视基本逻辑的剧情。 

 更糟糕的是,曾经的坚定支持者——俄罗斯帝国,也选择了对保加利亚袖手旁观。 

 老实说,在保加利亚之前不顾俄罗斯威胁,执意吞并君士坦丁堡,破坏巴尔干联盟,将俄罗斯苦心经营的大计粉碎的情况下,要是俄罗斯仍能选择宽恕保加利亚,那它就不是俄罗斯了。 

 于是,保加利亚陷入了五面受敌的绝境。曾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大放异彩的它,如今却一败再败,节节溃退。 

 面对塞尔维亚已是勉力支撑,却又遭希腊反攻,反被夺取领土;而罗马尼亚军队越过多布罗加,直逼首都索非亚;奥斯曼帝国亦是成功收复埃迪尔内,并向保加利亚南部推进。 

 这一切,皆发生在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爆发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 

 此刻,保加利亚别无选择。 

 “我们愿意和谈。” 

 最终,保加利亚不得不向塞尔维亚等反保加利亚联盟低头。 

 这份屈辱让人怒血翻涌,但若不如此,保加利亚恐怕会被瓜分殆尽。 

 卧薪尝胆,前提是先得活下去。 

 就这样,1913年2月,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布加勒斯特条约》签订,结束了再次搅动巴尔干局势的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根据条约,保加利亚不仅失去了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夺得的全部领土,还不得不将南多布罗加割让给罗马尼亚。 

 “希腊,你们打算怎么办?” 

 “我们只取西色雷斯的沿海地区,毕竟剥夺过多领土,未免对保加利亚过于苛刻。” 

 与此同时,早已成为德国和英国忠实爪牙的希腊,遵从汉斯的命令,不愿过分刺激保加利亚,于是放弃了对马其顿的主张,继续扮演无辜受害者的角色。 

 “至少,希腊比塞尔维亚那帮家伙强。” 

 “确实,虽然进军地中海的计划再次落空,但至少还能保住剩下的领土” 

 希腊的这一决定,让保加利亚稍微松了口气。但这种安心并未持续太久。 

 “是吗?那马其顿就归我们塞尔维亚所有了。” 

 因为,毫无眼力见的塞尔维亚直接霸占了原本准备让给希腊的领土。 

 如此一来,保加利亚对塞尔维亚的愤怒更甚,而希腊则无奈地挠了挠头——塞尔维亚主动充当反派,倒也省了他们不少麻烦。 

 至此,巴尔干的战争落下帷幕。 

 但没人敢断言巴尔干半岛因此迎来了和平。 

 两次巴尔干战争不仅未能带来和平,反而更加加剧了巴尔干各国间的矛盾和紧张。 

 而此刻,恐怕最想哭的就是俄罗斯帝国了。 

 不只原本打算利用巴尔干联盟牵制奥匈帝国,将整个巴尔干纳入俄国势力范围的计划被彻底粉碎。更糟的是,如今巴尔干半岛唯一还能为俄国所用的国家,就只剩下塞尔维亚。 

 现在,曾受俄国援助独立的保加利亚,在酿下大祸后彻底脱离俄国势力范围,满心只想复仇,甚至开始接触德奥阵营;黑山则成了塞尔维亚的附庸;希腊从一开始便是德英的棋子。 

 罗马尼亚虽是亲俄国家,但因地缘因素,难以承担巴尔干战略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