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快去请____
“fire! fire!”(开火!开火!)
1913年10月28日
“印度炮兵,继续开火!”
“把这帮法国佬的战壕彻底夷为平地!”
数百门英军18磅榴弹炮齐齐喷吐出钢铁弹雨,标志着英军向伊普尔正式开始发动攻势。
——轰!轰隆!!
英军的炮击持续了整整一周之久。
白天、黑夜,无休止的炮弹倾泻在那片因比利时人工而形成的水洼低地上,目标直指绵延的法军战壕。
一直以来,英军都因弹药短缺而苦不堪言,而这次攻势的猛烈程度,足以说明他们对此战的重视以及竭尽全力的决心。
“嗯,这下法军的战壕应该塌得差不多了。开始进攻。”
“yes, sir!”(是,长官!)
炮击刚刚停止不久,
“终于到了让这帮‘青蛙佬’见识厉害的时候了!全员,突击前进——!!”
“呜啊啊啊!!”
“国王陛下万岁!”
英军步兵队伍中,加拿大军与印度军共计约35万“汤米”(英军士兵),齐齐跃出战壕,朝法军的阵地发起冲锋。
“前进!前进!”
“go! go! go!”(冲!冲!冲!)
为弥冲锋枪数量的不足,英军在突袭中大批量配备了刘易斯轻机枪,在寂静得令人窒息的无人区缓缓前行。
“连长!法军战壕里空无一人!”
然而,当英军士兵怀揣着紧张与不安,终于抵达那条他们无数次梦寐以求的法军战壕时,那些曾折磨他们许久的法军,却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看来那帮‘青蛙佬’是撑不住我们的炮火,逃之夭夭了。”
“哼,这么猛烈的轰炸,他们能安然无恙才怪。”
“哈哈哈哈哈!”
英军士兵终于松了一口气,纷纷拍着彼此的肩膀,欢呼雀跃,笑声不断。
英军指挥部也是如此——
“司令官阁下,我军已成功占领法军战壕!”
“哈哈哈哈!看来我们的炮兵干得漂亮!继续进攻,直捣伊普尔,把这帮法国佬彻底赶出去!”
看到战况比预想中顺利,许久未曾开怀大笑的约翰·弗伦奇果断下令,全军继续向伊普尔进军。
如果一切顺利,他们或许能在这沉闷的西线战场上撕开一个突破口。
而且,这是属于英军的胜利!
一直趾高气扬的法金汉和德国司令官们,势必会对他刮目相看。
而在英国本土,对他喋喋不休的阿斯奎斯和基钦纳,也必然会闭上那张絮叨的嘴。
“再加把劲,我不仅能稳住我的位置,甚至还能像在布尔战争时一样,再次成为民族英雄!”
听说前阵子,东线战场上的德皇太子威廉大获全胜,被誉为“华沙的解放者”?
那么,他约翰·弗伦奇,也完全可以争取一个“比利时解放者”的称号!
甚至,如果一切进展顺利,他或许还能效仿惠灵顿公爵(arthur wellesley),在战后问鼎首相之位?
虽然英军还未真正踏入伊普尔,但弗伦奇的嘴角已经止不住地上扬。
但英军并不知道——
“福煦司令官,英军正在逼近伊普尔。”
“愚蠢的‘烤牛肉佬’(rosbif)他们正一步步走入陷阱。所有人准备战斗,我们要在这里彻底歼灭英军,彻底扭转战局!”
“是!oui!”
事实上,法军并不是被英军的炮火吓得撤退,而是故意撤离,将英军引入伊普尔腹地。
他们,正密谋着一场足以利用英军攻势,彻底扭转战局的反击计划。
砰!轰隆!砰!砰!
“开火!开火!”
1913年11月7日,攻势展开的第十天。
寒风渐起,英军终于逼近伊普尔,如同攻势之初一般,他们再次向驻守伊普尔的法军防线倾泻炮弹。
“某一天,一位爱尔兰青年来到了偌大的伦敦。那里的街道铺满黄金,人们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英军步兵们步伐轻快,脸上挂着自信的笑容,一边向法军战壕推进,一边哼着小调。毕竟,他们认为这次也能像之前一样轻松击溃法军。
“皮卡迪利广场、斯特兰德大街、莱斯特广场,我们那激动的爱尔兰乡巴佬高歌道~”
“通往蒂珀雷里的路途遥远啊,真是遥远无比~”
这首《漫漫长路到蒂珀雷里》(it&39;s a long way to tipperary)不仅在英军中广为传唱,甚至连同盟的德军和敌军的法军也都喜欢哼唱。战场上空回荡着这首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热门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