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胜利女神的中指(第2页)
“撤、撤退!快撤退!!”
“别跑!迎战!给我战斗!!”
然而,不管这些军官们如何歇斯底里地怒吼,都无法挽回意大利士兵那已经土崩瓦解的士气。
意大利士兵的斗志已然崩溃,他们本就看不起的黑人士兵,如今竟连一个都打不过,这种羞辱让他们彻底失去了继续作战的勇气和决心,节节败退,不仅毫无抵抗,甚至是跑得比谁都快。
在这种情况下,通常经验丰富的士官和老兵会站出来稳定局势,但他们似乎也被旧日的战败阴影笼罩,想起了当年在阿杜瓦战役和意土战争中的惨败,一个个同样惊慌失措。
“首领,意大利佬在逃跑!”
“全都杀光!每杀一个人,德国人给我们的黄金就会更多!”
但即便是逃跑,意大利士兵的厄运仍未结束。
在他们的撤退路线上,德国雇佣的柏柏尔人骑着骆驼与战马,从炎热荒芜的沙漠另一端蜂拥而至,开始收割这些溃兵的性命。
“不好啦!柏柏尔人杀过来啦!”
“快跑啊!再不跑就来不及啦!”
早在意土战争时期,意大利王国军就已经深受柏柏尔人的骚扰和抵抗,如今更是每逢战机,这些沙漠中的游牧民便会对他们痛下杀手,让意大利军队苦不堪言。
而想想历史上的二战期间,柏柏尔人也是如此毫不留情地袭击墨索里尼的意大利军队,可以说,柏柏尔人真称得上是不折不扣的意大利军“宿敌”了。
“补给列车遭到了袭击?!”
“是的,应该是德国人雇佣的柏柏尔人所为。”
“这些该死的沙漠野人,现在连火车都敢抢劫了?!简直无法无天!”
愤怒的咒骂声响彻整个营地。此刻不仅是意大利军,甚至连法军也因柏柏尔人的袭击而头疼不已。
法国自从在北非建立殖民地以来,就与柏柏尔人发生过无数次冲突,这种敌对甚至可以追溯到拿破仑的埃及远征时代。而如今,他们不得不再次面对这些曾令他们头疼不已的敌人。
尽管法军的殖民地部队勇猛善战,但大多数仍是步兵,当他们遭遇那些骑乘骆驼和战马、机动性极高、擅长游击战的柏柏尔骑兵时,便立刻显得苦不堪言。
“古佐尼司令,我们不能再继续这样下去了!”
“你想说什么?”
形势已是显而易见,此时别说是维持现有的战线了,眼看整个战线都要崩溃。
一名法军军官终于忍无可忍,向古佐尼和意大利军官提出了建议。
“我不想说得太直白,但我们必须撤退到的黎波里。”
“撤退?就为了这些吃沙子的黑鬼和游牧民?我们怎能被他们吓得逃跑?!”
“但他们已经威胁到了我们的补给线。司令官阁下,您很清楚,在沙漠里失去补给意味着什么。”
“maledizione(该死的)”
古佐尼抬手按住额头,低声咒骂了一句。
这不就是阿杜瓦战役的重演吗?
此刻的他,简直就像当年率领意军在阿杜瓦惨败的厄立特里亚总督欧雷斯特·巴拉铁里(oreste baratieri)一样。
不,甚至比那更糟。
他连埃及的土地都未曾踏足,反倒要被逼得连自己占据的地盘都拱手相让。
光是想到战败的后果,以及意大利国内将会如何对待他,他就恨不得直接拼死一战,而不是考虑撤退。
然而现实摆在眼前——
陆路和海上补给线同时告急,士兵士气跌落谷底。
意大利本土的部队尚能在对抗奥匈帝国时保持战意,就算面对参谋总长卡多尔纳那种愚蠢的强攻命令,也还能坚持战斗。
但在北非前线,这些士兵根本没有战斗意志。
相比于收复失地,与宿敌奥匈帝国战斗,他们对攻占英属埃及毫无激情。
更让古佐尼无奈的是,他的意大利士兵甚至还不如法国殖民地部队战意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