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哥们?我咋救了德皇文抄列文虎克一号机

第193章 惊醒的新大陆(第2页)

 可经历了革命,亲眼见证了一切,尤其是在与托洛茨基的交谈后,让她深感不能再停滞不前。 

 自己不能就此沉沦于逝去的荣光,而是该迈步向前。 
 即便未来充满未知,即便迎来的可能是更大的风暴,她也要向前。 

 因为她是罗曼诺夫。 

 即便家族满是罪孽,沾染鲜血,她依然是罗曼诺夫。 

 而要继续向前,她必须与掌控着德意志帝国外交大权的汉斯·冯·乔展开交涉。 

 不过,天不遂人愿,她的会面计划仍不得不暂时推迟。 

 因为次日,整个德国都传来了一个噩耗。 

 【drr向全国人民传达一则不幸的消息。前陆军总参谋长,德国军队的支柱,曾在大战胜利中发挥关键作用的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元帅,于今日上午7时在家中辞世。陛下对此深感悲痛,并宣布将以国葬之礼为其举行葬礼】 

 1914年3月28日,施里芬元帅逝世。 

 “立正,瞄准,开火!” 

 嘭嘭嘭嘭嘭! 

 在德国各地半旗飘扬的氛围中,空中响起了礼炮的枪声,宣告着施里芬的葬礼正式开始。 

 威廉二世自不必说,法金汉、鲁登道夫、马肯森、鲁普雷希特王储等德国的大部分高级将领皆到场致哀。汉斯则与路易丝一同身着黑色礼服,十指相扣,默默注视着葬礼的进行。 

 “汉斯,你还好吗?” 

 路易丝知道汉斯与施里芬自幼便关系深厚,因此满怀关切地低声询问。而他只是无言地点了点头。 

 继里希特霍芬外长之后,施里芬元帅也阖然长逝。 

 而今后,这样闭上双眼的人,恐怕只会越来越多。 

 人的寿命,即便是神也无能为力。 

 “不过,至少能在家中安详离世,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据说施里芬在离世时,脸上带着仿佛已了无遗憾的微笑。 

 比起原本的历史,他活得更久,不仅见证了自己毕生的夙愿——施里芬计划的成功,甚至还亲眼目睹了坦克的登场。对他而言,这一生应当已然无憾。 

 也正因如此,尽管人们不舍送别这位军队的支柱,但却并未露出过分哀伤的神情。 

 毕竟,在喜丧上过度悲伤,也算不上得体。 

 当然,这也不意味着要把葬礼办成一场庆典。 

 “我也越来越能切身感受到,自己已然时日无多了。” 

 站在汉斯身旁的比洛总理低声喃喃,神情有些恍惚。 

 他已年迈,许多政务都已交由汉斯和副总理伯恩哈德负责,这样的感慨也属自然。 

 “趁着进棺材之前,我得赶紧退休才行。实在不想把最后的岁月都耗在办公室的书桌前。” 

 “要想如此,首先得先结束这场战争才行。” 

 虽说比洛自称来日无多,但据汉斯所知,他大概还能活到二十年代末。 

 离他真正闭眼的日子,还远着呢。 

 当然,以他的年纪,考虑退休确实无可厚非。 

 更何况,战时总理已属重担,战后总理更是要在废墟之上重建秩序,收拾残局,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如果能退休的话,我想去罗马。一直以来,这都是我的梦想。在那里建一座小屋,打理花园,在温暖的阳光下安然度日。” 

 “哈哈,那看来,我们得加紧攻略意大利才行。” 

 “汉斯·冯·乔侯爵?” 

 正当汉斯笑着回应比洛的退休规划时,一个魁梧的身影向他们走来。 

 尽管是初次见面,但汉斯却对他并不陌生。 

 “兴登堡将军。” 

 “呵呵,没想到声名赫赫的外长阁下,竟然也知道我这个老头子的名字。” 

 这副宛如老猎犬般坚毅的面庞,他又怎会不识? 

 保罗·冯·兴登堡。 

 曾是坦能堡战役的英雄,后来却与鲁登道夫一道,为了推卸战败责任,鼓吹“背后中伤论”的懦夫。如今,他因年迈未能重返现役,只能作为被遗忘的老兵苟延残喘。 

 ‘同时,他也是让希儿与纳粹掌握德国的关键推手。’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不是什么让人愉快的人物。 

 与鲁登道夫不同,兴登堡已然老迈至不可挽回的地步。 
 “听说你与施里芬元帅关系匪浅,在此向你致以哀悼。” 

 “感谢您的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