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龙渊旧部集结(第2页)

 她的玉佩忽然发出一声轻响,严丝合缝地嵌入其中。 

 石门在低沉的轰鸣声中缓缓开启,陈年的湿润水汽扑面而来。 

 门后竟是一条宽阔的地下暗河,河水在夜明珠的幽光下泛着粼粼波光。 

 河岸两侧是整齐的青石堤坝,每隔十丈便有一座青铜水车嵌在石壁中,齿轮虽已锈蚀,却仍能看出精巧的机关结构。 

 “这是……” 

 萧景澜蹲下身,指尖抹过石壁上的凿痕,“《水经注》里提过的‘自流渠’!以地势高低差引水,无需人力畜力,难怪前朝凉州被称为塞上江南!” 

 苏婉儿快步走向石壁旁的碑文,拂去积灰念道:“永庆三年,司主苏墨率匠人三千,凿山百里,引雪水入漠。暗渠分九脉,灌田七万顷……” 

 她的声音微微发颤,“原来苏家祖辈不是守陵人,是治水人。” 

 三人沿着暗河前行,河道逐渐开阔。 

 一处天然溶洞中,堆放着数百口蒙尘的木箱。 

 萧景澜撬开箱盖,抓起一把黑色颗粒:“是耐旱黍米的种子!箱上有封条——‘永庆五年,司仓留存,遇灾年可解民饥’。” 

 他们又翻开另一只木箱中的绢册,墨迹清晰如新:“《抗旱农器图》……曲辕犁改良版,专耕砂质土;还有分水闸的构造图解!” 

 他们猛地抬头,“当年凉州大旱,若朝廷启用这些存粮和图纸……” 

 “却被污为‘妖术’。” 

 苏婉儿冷笑一声,指尖捏碎一块干涸的朱砂封泥,“工部血案后,龙渊司的功绩全被抹去,只留下编造的‘龙脉’之说供权贵争抢。” 

 从龙渊司遗址出来时,东方已泛鱼肚白。 

 萧景澜回望正缓缓沉入黄沙的遗址,忽然从怀中掏出《抗旱农器图》递给苏婉儿:“该让龙渊司真正的使命重见天日了。” 

 萧景澜抓起一把耐旱黍米撒向风中,咧嘴笑道: 

 “明日就派人来挖暗渠。至于这些种子……听说北疆十三村正在闹饥荒?” 

 苏婉儿握紧玉佩,望向天边升起的朝阳:“龙渊司复兴的第一课,就从教百姓在沙漠里种出粮食开始。” 

 “婉儿姑娘,三皇子派人送来了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