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殿上力争农科举
朝堂之上,
暮春的雨丝斜斜扫过金銮殿的琉璃瓦,
三皇子自私盐案了解以后,也慢慢的对外宣布病情逐步好转,出现了朝堂之上。
此时的他捧着奏章的手指微微发白,他能感受到身后数十道目光犹如钢针。
“启禀父皇,儿臣以为江南水患频发,皆因地方官吏不晓农桑。”
他的声音在金砖地面上激起回响,他接着说道。
“《礼记》有云:‘唯有懂农桑者,方能为良吏。’儿臣以为当设农科举专考水利田制。”
“荒谬!”
太子萧景泰冷笑一声,出列道:“三弟此言差矣。农事乃贱业,岂能与科举相提并论?此举恐动摇国本,万万不可!”
这时候工部尚书崔琰站了出来,
叩首说道:“陛下,万万不可啊!自隋唐开科取士,诗文策论乃揽才大道。三殿下是让那些泥腿子踩着《诗经》《楚词》登堂入室吗?”
【叮!宿主获得任务推行全国农业科举!】
“好了,送经验来了,不正在说这个事嘛。”
萧景澜站了出来,作揖说道:“太子殿下,民以食为天。若无农事,何来国本?儿臣以为,农业科举非但不会动摇国本,反而能稳固江山社稷。”
四皇子萧景瑜此时也站了出来,语气温和却暗藏锋芒:“七弟所言虽有理,但农事繁杂,非一朝一夕可成。若贸然推行,恐引起民间动荡。不如先加重农税,以充实国库,再徐徐图之。”
三皇子转向他们,语气中带着些颤抖的说道。
“太子殿下,众大臣可知道,去年黄河决堤淹没了多少良田?”
他的轮椅又向前推了两步。
“三百翰林学士写不出来半卷治水方案,倒是青州岸边的老农献计才保住了徐州大堤。”
“大旱之年,官员不懂灌溉,都在伸手给上面要粮要钱,要不到就对底下百姓施压,敛财,最后才多造成流民暴乱!”
“所以儿臣以为,要想我朝国泰民安,长治久安,必须要让百姓吃好,吃好就是我们的官员懂得如何带着百姓去治理好农业,做到各地粮食丰收。”
老皇帝捋了捋花白的胡须,思索了一会。
这时候还有官员看向站在殿上眯着眼的丞相沈墨,见其并未发表意见。
还有官员刚想上前反对。
老皇帝打断了他们,目光深邃,缓缓道:“此事朕准了,即日起施行农业科举,设立劝农司,由老三与户部尚书谢明远共主其事,至于科举主考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