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青铜鼎的秘密

欠下的总归要还,而且是越快越好。

 这是邹小天的处事原则。

 因此,他在安顿好小乞丐的事情后,很快帮助孙二娘改进了红焖狗肉的配方。

 当然,邹小天现在还没有做菜的资格,他只是在一锅准备上席的狗肉里偷偷加了一味料。吃到这锅狗肉的食客立马反应强烈、拍手叫好。

 菜肴得到肯定,很快引起了孙二娘和崔不易的注意。尝过那锅被改动的狗肉后,两人发现这正是当年二娘男人做的那个味道。激动之余,二人立马按照之前的方法又做了一次,很明显,结果仍是以失败告终。

 就在孙、崔两人毫无头绪、焦头烂额之时,邹小天主动站了出来,告诉他们这一切都是自己做的,而“二娘食肆”的红焖狗肉之所以差点儿意思,是因为少一味佐料——山楂。

 此物在唐朝还是一种野生植物,没有人专门种植,所以知道的人较少。二娘丈夫当年发现山楂有去腥、解腻、增强食欲的功效后,出于保密的考虑,每次炖肉的时候,都会在菜里放一点晒干研磨而成的山楂粉末,遇热即化。因此,孙二娘和崔不易一直未能将这缺失的一味给找出来。

 邹小天之所以能够确定山楂这味料,一则,在现实世界中,山楂本身就是红焖狗肉的一味重要调料,二来,现在的“二娘食肆”后院刚好就有两棵山楂树,这种并不常见的果树种在狗肉馆内,除了做配料,应该没有别的用途。再加上他偷偷尝过崔不易做的狗肉,在邹小天这个国家级品鉴舌头的断定下,基本就搞清楚了这道菜的问题所在。

 解决了招牌菜的秘方问题,孙二娘对邹小天大为赞赏,决定提升他的待遇水平,每月收入翻番不说,还可以单独开灶,为客人做一些时令小菜。每道菜里赚到的利润,都会分给他两成。

 邹小天趁着老板娘心情好,立马提出了一个要求,说自己以前在哈密国学过一些新的做菜方法。现如今食肆中午吃饭的人太少,不如把这段时间交给他来摆弄,前提是得给他打造一个专门定制的铜炒锅。

 孙二娘当即拍板同意了邹小天的提议,并且还给了他自主采买的权利。以后“二娘食肆”的中午时段全都交给这位新来的厨师打理。

 正所谓,绝对的信任带来绝对的效率。

 很快,在孙二娘的放权之下,邹小天的各种新食做法迎来了枹罕县城众食客的疯狂追捧,再加上改良后的新闷烧狗肉再次打响了招牌,“二娘食肆”一时之间门庭若市,风头无两。

 邹小天见饭店站在了全县餐饮的风口浪尖之上,立马很适宜的向老板娘提出了“微笑人性服务”和“充值打折送菜”这两大经营神器。豪爽大气的孙二娘此时对邹小天已经是绝对信任,对他的建议自然是照单全收。

 果然不出邹小天所料,超越时代的理念简直强得可怕!

 新的经营模式一经推出,立马在整个枹罕县掀起一股消费风潮。生活富裕者乐于充值,地位显赫者享受服务,基本上将整个县城的中高产来了个一网打尽。就这么两招,“二娘食肆”一下子聚拢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财富和人气。

 自此以后,孙二娘的餐馆名气扶摇直上,一飞冲天,隐隐已有和枹罕第一酒楼——太平楼分庭抗礼之势。

 好笑的是,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当太平楼的老板得知此次“二娘食肆”风波的实际操控者,曾经到太平楼求职被拒后,气得当场就将赶跑邹小天的掌柜给辞退了。

 可就在这一切顺利、蒸蒸日上的时候,“二娘食肆”的镇店之宝——邹小天,却莫名其妙地病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