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例(二)(第2页)

 张仲景仙师笑了笑:“这个嘛,就得靠我们的望闻问切了。你看啊,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苔、脉象等外在表现,再结合病人的症状、病史和所处的季节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就能找出病因和病机了。然后根据病因和病机进行辨证施治,就能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了。”

 有一天,一个满脸求知欲的小弟子蹦跶到张仲景仙师面前,眨巴着大眼睛问:“师父啊,我总是搞不明白,这气候咋就能让人生病呢?您给讲讲呗!”

 张仲景仙师捋了捋长胡子,笑眯眯地说:“好小子,这你可就问对人啦!气候啊,它有时候该来不来,有时候不该来偏偏凑热闹,还有时候来了还使劲儿闹腾,这些都是能让人生病的坏家伙哦!不过呢,咱们这天和地啊,就像俩大高手在打架,一个出拳一个格挡,那就是阴阳在互相较劲儿呢!这较劲儿的结果,就是咱们平时感受到的各种气候啦!”

 “你看啊,春天那温柔的暖风,就像是给夏天那热情似火的酷暑打了个前哨;秋天那凉爽中带着点儿小脾气,冬天就直接怒吼着寒风凛冽了。这冬至一过,阳气就像个小嫩芽,悄悄往上升,阴气呢,就乖乖往下降;夏至一到,阳气到了顶峰就开始往下溜,阴气就趁机往上爬。所以啊,冬至夏至这两天,阴阳就像是一对恋人,终于拥抱在了一起;而春秋分呢,就是他们小吵小闹,暂时分开的日子。”

 “这阴阳一闹腾,咱们人的身体可就跟着倒霉啦!所以啊,聪明人就知道,春天夏天得养阳,秋冬呢,就得养阴,这样才能顺着天地的节奏,活得健康滋润。要是哪个愣头青,不懂得这些,非得跟大自然对着干,嘿嘿,那他可就等着挨病痛的板子咯!”

 “说到这病啊,咱们得好好聊聊。春天你要是被风给欺负了,到了夏天,就得拉肚子拉到怀疑人生;夏天你要是被暑热给烤熟了,秋天准得得疟疾,忽冷忽热地跟坐过山车似的;秋天你要是被湿气给缠上了,冬天就得咳咳咳,咳到肺都要出来了;冬天你要是被寒气给冻透了,春天就等着发温病吧,那滋味可不好受哟!”

 “所以啊,这气候跟生病的关系,那可是铁定的。咱们得睁大眼睛,瞧清楚了,别等到病找上门来了,还一脸懵圈呢!说到治病啊,这伤寒病可是个磨人的小妖精,你得每天观察它的变化,然后对症下药,才能把它搞定。”

 “可现在的人啊,要么就是一开始不当回事儿,拖着不治;要么就是治的方法不对路,跟病完全不在同一个频道;要么就是拖拖拉拉,等到病情严重得跟山一样高了,才慌慌张张去找医生。结果呢,医生一看,这病拖得也太久了,治疗的步骤全乱了套,那就更难搞了!”

 有一天,一个满脸好奇的小弟子蹦跶到张仲景仙师面前,眨巴着大眼睛说:“师父,师父,弟子我一直有个问题,特别想知道治病的那些门道,您能给我讲讲不?”

 张仲景仙师一听,哈哈一笑,捋了捋他那飘逸的长胡子,说道:“哎呀,我的乖徒弟啊,你这问题可是问到点子上了!治病这事儿啊,学问大了去了,咱们得从头捋一捋。”

 仙师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的“跨界治病讲座”:“你知道吗,咱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啊,它可不是一块平平无奇的大饼。有的地方热乎乎的,像个大火炉;有的地方呢,又冷冰冰的,仿佛冬天永远不会过去。还有啊,这地势也是有高有低,跟人生一样,起起伏伏的。这就跟咱们人体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体质和气场。”

 小弟子一听,眼睛瞪得圆圆的,好像发现了新大陆:“师父,您说这土地跟治病有啥关系啊?”

 仙师微微一笑,神秘兮兮地说:“关系大了去了!你想啊,土地温凉不同,长出来的作物也就不一样。有的地方种出来的西瓜甜得跟蜜似的,有的地方呢,黄瓜都长得跟苦瓜似的。人也是这样啊,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体质自然就不同啦。这就是为什么南方人普遍爱吃清淡的,北方人却偏爱重口味的原因。体质不同,需要调理的方法也就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