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病脉证并治(二)(第2页)

 小弟子一听,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黄连石膏半夏甘草汤?听起来像是一锅乱炖啊!师父,您快给我讲讲,这药到底怎么来的,又该怎么炖?”

 张仲景仙师被逗乐了,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一段“爆笑药方”讲解:

 “首先啊,咱们得知道这方子里的四员大将:黄连、石膏、半夏、甘草。这四味药啊,个个都不是吃素的,对付热邪那是杠杠的!”

 “黄连呢,就像是夏日里的一缕清风,它清热燥湿,专门对付那些在体内捣乱的热火。一两黄连,换算成现代计量,就是5克哦,不多不少,刚刚好。”

 “石膏嘛,那简直就是一座移动的冰山!它清热泻火,还能除烦止渴,对付你朋友那又热又渴的症状,简直是量身定做。一斤石膏,换算成现代计量,就是50克,想象一下,一座小山似的石膏,放进锅里,那场面,啧啧,壮观!”

 “半夏这位选手,它可是化痰止咳的高手,对付喘和嗽那是拿手好戏。半升半夏,换算成现代计量,大约也是15克,别看它名字里带个‘半’字,威力可不减半哦!”

 “最后,甘草这位老好人,它调和药性,还能润肺止咳,是咱们这锅‘乱炖’里的灵魂人物。三两甘草,换算成现代计量,就是15克,有了它,整个方子就和谐多了。”

 小弟子听得一愣一愣的,忍不住插嘴:“师父,您这药方,听起来就像是开了一场武林大会啊!那接下来,咱们是不是得开始炖药了?”

 张仲景仙师哈哈大笑:“对头!咱们这就开始炖这锅‘武林秘籍’!把这四味大将放进锅里,加上六升水,注意啊,这六升水在现代大约就是1200毫升,别多了也别少了,刚刚好。”

 “然后,咱们就耐心地等,等水慢慢变成药汤,这个过程就像是等待武林高手们内力融合,发挥出最大的威力。煮到只剩下三升药汤,也就是大约600毫升的时候,就可以关火啦!”

 “去掉药渣,剩下的药汤,咱们分三次喝,每次喝一升,也就是200毫升,一天喝完,保证你朋友那热邪乘肺的病啊,跑得比兔子还快!”

 小弟子听得津津有味,忍不住又问:“师父,您这脉象短而急促,到底是个啥意思啊?听起来好吓人啊!”

 张仲景仙师笑眯眯地说:“脉象短而急促啊,这就好比是人在跑步机上狂跑,气喘吁吁的。短脉呢,就像是气血不够顺畅,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急促呢,就是心跳快,像是被热邪追得满街跑。所以啊,这脉象就是在告诉我们,体内有热邪在捣乱,得赶紧用药把它赶出去!”

 小弟子一听,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啊!师父,您这解释真是太生动了,我这下算是明白了!”

 张仲景仙师满意地点点头:“明白就好,明白就好!记住啊,学医不仅要学知识,更要学会用生动的语言去解释,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爱上中医。”

 小弟子连连点头,心里暗自庆幸:今天不仅学到了一个药方,还学会了怎么用幽默的方式解释医学知识,真是太值了!

 于是,小弟子兴高采烈地拿着药方,去给他的朋友治病去了。不出所料,那朋友喝了黄连石膏半夏甘草汤后,病情很快就得到了缓解,热退了,渴止了,喘平了,嗽停了,胸中那股子痛劲儿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小弟子回来跟张仲景仙师汇报的时候,满脸都是得意和自豪:“师父啊,您这药方真是太神了!我那朋友喝了之后,病就好了大半!”

 张仲景仙师微微一笑:“那是自然,中医的博大精深,可不是盖的。不过啊,你也不能骄傲,要继续努力学习,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中医高手。”

 咱们再来回顾一下这个“黄连石膏半夏甘草汤药方”吧!黄连一两(5克)、石膏一斤(50克)、半夏半升(15克)、甘草三两(15克),加上六升水(1200毫升),煮到三升(600毫升),去渣温服,一天三次。嘿嘿,是不是觉得记药方也变得有趣多了呢?

 小弟子眉头紧锁,一脸愁容地跑到张仲景仙师面前,扑通一声跪下,就像是被热病这只大火鸡追得满山跑的小鸡崽儿似的,气喘吁吁地说:“师父啊,弟子我最近被一种奇怪的病给缠上了,咽中干得像沙漠,腰痛得像是被二师兄踢了一脚,脚底板热得能煎鸡蛋,脉象还沉得像海底的宝藏,数得跟算盘珠子似的。师父,我这到底是咋了?有没有啥灵丹妙药能救救我啊?”

 张仲景仙师一听,捋了捋他那白花花的胡须,笑得跟弥勒佛似的,说:“哎呀,我的小徒弟啊,你这是被热邪给盯上了,它不单欺负你的嗓子和腰,还跑到你肾那儿去撒欢儿了。不过别怕,为师这儿有个秘方,保证让你药到病除,那就是——地黄黄柏黄连半夏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