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六)(第2页)
张仲景仙师摇了摇头:“不用了不用了,要是喝了一次就出汗了,病也好了,那就不用再喝了。剩下的药啊,就留着下次再用吧。”
“那要是喝了还不出汗呢?”小弟子又问。
张仲景仙师说:“要是喝了还不出汗啊,那就再喝一次,还是按照前面的方法。要是还不出汗啊,那就得把喝药的时间间隔缩短一点,半天之内得把三次药都喝完。要是病情比较严重啊,那就得一天一夜都喝着药,随时观察病情变化。”
“还有啊,这服药期间啊,可得忌口。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啊,都得少吃或者不吃。为啥呢?因为这些东西啊,都会影响药效的发挥。你得让你的身体全心全意地去对付那些邪气啊,可别让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来捣乱。”
小弟子一听,连连点头,像是把张仲景仙师的话都刻在了心里。然后他又问:“那仙师啊,这桂枝去芍药汤除了治这个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啊,还有啥别的用处没?”
张仲景仙师一听,又是一阵大笑:“你这小家伙啊,还真是贪心不足蛇吞象啊!这桂枝去芍药汤啊,用处可多了去了。不过啊,那都得看具体病情和体质来用。你可别自己瞎琢磨啊,得听大夫的。”
小弟子一听,吐了吐舌头,做了个鬼脸:“嘿嘿,我就知道仙师您最厉害了。那我以后啊,就跟着您好好学习中医知识吧!”
张仲景仙师一听,心里那叫一个美啊,就像是吃了蜜糖似的。他摸了摸小弟子的头:“好啊好啊,那你就好好学吧!中医啊,可是个博大精深的学问啊,你得有恒心、有毅力才行啊!”
有一天,小弟子一脸迷茫地跑来问张仲景仙师:“师父啊,我有个问题想请教。如果一个人得了太阳病,然后被误治用了下法,结果他开始恶寒,这该怎么办啊?”
张仲景仙师一听,心里暗笑这小子又遇到了难题,便故作高深地说:“哦?这个问题嘛,可是个大问题啊!不过别担心,咱们有妙方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小弟子一听,眼睛立刻亮了起来:“真的吗?师父,快告诉我吧!”
张仲景仙师清了清嗓子,开始娓娓道来:“太阳病被误下之后,病人出现恶寒的症状,这时候应该用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来治疗。”
小弟子一听,连忙点头:“对对对,我就是想知道这个方子怎么配。”
张仲景仙师微微一笑,开始详细讲述这个方子的制配方法:“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子很简单,就五味药。桂枝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等等,师父,你说这些药材的重量,我听着有点晕。能不能换算成现代的重量啊?”小弟子一脸疑惑地看着我。
张仲景仙师摸了摸下巴,点了点头:“嗯,你说得对。在古代,一两大约相当于现代的5克。所以,桂枝就是15克、炙甘草10克、生姜15克、大枣……嗯,大枣嘛,咱们就按照个数来算,不用换算重量了。附子嘛,一枚附子大约也是15克左右。”
小弟子一听,立刻拿出小本本开始记录:“好的,师父,我记下来了。那这些药材都是干什么用的啊?”
张仲景仙师笑了笑,开始逐一解释药材的作用:“桂枝啊,那可是温阳解表的好东西。它能温通经络,驱散体表的寒气。炙甘草呢,就是调和药性,让方子更加平和,同时还能补脾益气。生姜嘛,大家都知道,是驱寒的利器,还能温中止呕。大枣呢,就是补气血、养脾胃的。至于附子嘛,那可是个大补药,能温阳散寒、回阳救逆。不过呢,附子有毒,得炮制之后才能用,而且用量得小心。”
小弟子一听,眼睛瞪得圆圆的:“啊?附子有毒啊?那用起来岂不是很危险?”
张仲景仙师摇了摇头,笑道:“危险是危险,但只要用对了地方,那就是救命的良药。就像一把双刃剑,用好了能斩妖除魔,用不好就可能伤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