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三十)(第2页)
小弟子听完,满脸敬佩地说:“仙师啊,您真是厉害!这栀子豉汤听起来简单,原来有这么多讲究啊!那它除了治这个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还能治啥病啊?”
张仲景仙师一听,又是哈哈一笑:“你这小家伙,真是贪心不足蛇吞象!这栀子豉汤啊,除了治这个,还能治虚烦不眠、心中懊憹、黄疸、尿赤等等病症。不过啊,都得根据具体情况来用,可不能乱来啊!”
小弟子一听,连忙点头:“对对对,不能乱来,得听仙师的!”
张仲景仙师满意地点点头,然后摸了摸自己的白胡子,说道:“好了,今天就先到这里吧。你回去好好琢磨琢磨这栀子豉汤的奥秘,以后遇到类似的病症,就能游刃有余了。”
小弟子一听,满脸欢喜:“谢谢仙师!我一定好好琢磨!”
于是啊,小弟子就蹦蹦跳跳地回去了,一路上嘴里还念叨着:“栀子十四枚劈开,香豉四合棉裹,先煮栀子后加豉,煮到水剩一升半……”
看着小弟子远去的背影,张仲景仙师摇了摇头,嘴角露出一丝微笑。他知道啊,这个小弟子虽然调皮捣蛋,但聪明伶俐,将来一定能成为一代名医!
不过话说回来啊,这栀子豉汤啊,还真是神奇!咱们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有时候心里烦闷、焦虑不安,感觉像是有一团火在烧一样。这时候啊,不妨试试这栀子豉汤,说不定能帮你清热除烦、舒缓压力呢!
有一天,有个小弟子满脸疑惑地跑过来,对着张仲景仙师就是一通“十万个为什么”模式开启:“师父啊,我有个问题想请教您。您知道吗,如果一个人伤寒之后,被下了药(在古代中医里,“下”通常指用泻药),然后他开始心烦意乱,肚子胀得跟个皮球似的,晚上还翻来覆去睡不着,这该怎么办呢?”
张仲景仙师一听,心里暗笑这弟子真是个好奇宝宝,但脸上却是一本正经,悠悠地说道:“哦,这个问题嘛,简单得很。伤寒下后,若是出现心烦、腹满、卧起不安的症状,那就得靠咱们的栀子厚朴枳实汤来摆平了!”
小弟子一听,眼睛立马亮了起来,仿佛发现了新大陆:“哇,听起来好厉害的样子!那这个方子是怎么配的呢?”
张仲景仙师捋了捋胡子,开始娓娓道来:“这方子啊,就三味药,简单得很。栀子十四枚,记得要劈开哦;厚朴四两,得炙过,还得把皮去掉;枳实四枚,得先用水泡一泡,再炙到金黄。就这么简单,三味药,搞定!”
小弟子一听,眉头又皱了起来:“师父,您说的这‘两’、‘枚’的,我们现代人听着有点懵啊。能不能换算成克,让我们也好有个数?”
张仲景仙师哈哈一笑:“行,那我就给你们换算一下。古代的一两,咱们就当成现代的5克来算。所以啊,栀子就是70克(14枚x5克),厚朴是20克(4两x5克),枳实嘛,虽然按个数来算有点麻烦,但大致上也可以估算个20克左右(毕竟四枚也不会太重)。怎么样,清楚了吧?”
小徒弟听得连连点头,但心里还是像揣着个小猫似的,痒痒的,忍不住嘀咕:“师父,您这方子里的三味药,是不是藏着什么魔法啊?咋就这么神乎其神,药到病除呢?”
张仲景仙师一看徒弟那双求知若渴的大眼睛,闪烁着对知识的无限向往,心里头别提多得意了,简直比喝了蜜还甜。于是,他清了清嗓子,准备来一场精彩绝伦的“中药奇遇记”。
“先说这栀子吧,嘿,这家伙可不是一般的角色,它是中药界的‘灭火器’!性味苦寒,一听这名字就知道,是个降火高手。你想啊,人要是得了伤寒,身体里头就像燃起了一把无名火,热毒横行霸道,心烦意乱那就是热毒在捣乱,搞得人心神不宁,好像心里有千万只蚂蚁在爬。这时候,栀子这位‘灭火器’一出手,热毒立马缴械投降,心烦意乱的症状也就烟消云散了。你说,栀子是不是超级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