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四十一)(第2页)

 有一天,小弟子一脸愁容地跑到张仲景仙师面前,说:“师父啊,我这有个病人,伤寒都八九天了,用了下法之后呢,胸满得跟装了个大气球似的,还烦得要命,一惊一乍的。小便也不利索,嘴里还胡言乱语,整个人跟被灌了铅一样,动都动不了,这可咋整啊?”

 张仲景仙师一听,微微一笑,心想:“这小子,又遇到难题了。”于是,他捋了捋长髯,缓缓说道:“莫急莫急,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此乃邪气内扰,心神不宁之症也。此时,需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来主之。”


 小弟子一听,眼睛一亮,连忙追问:“师父,这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到底是个啥宝贝啊?”

 张仲景仙师笑了笑,说:“且听我细细道来。”

 于是,他开始讲述起这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制配方法和药材功效来。

 “这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啊,方子可不小,一共有十二味药材呢!分别是柴胡、龙骨、黄芩、生姜、人参、桂枝、茯苓、半夏、大黄、牡蛎、大枣和铅丹。咱们古代的一两啊,就相当于现在的5克,所以这方子换算成现代的剂量就是:柴胡20克,龙骨7.5克,黄芩7.5克,生姜7.5克,人参7.5克,桂枝7.5克,茯苓7.5克,半夏12.5克(这里的半合相当于现代的12.5克),大黄10克,牡蛎7.5克,大枣6枚,铅丹7.5克。”

 小弟子一听,惊呼道:“这么多药材啊!这不得熬成一大锅药汤啊?”

 张仲景仙师哈哈一笑,说:“你小子,就知道吃。这药啊,可不是用来吃的,是用来治病救人的。而且,熬的时候也有讲究呢!”

 “首先啊,你得把这十二味药材都准备好,除了大黄之外,其他的都先放到锅里,加上八升水。记住啊,这水得用纯净水或者矿泉水,不能用自来水,不然药效可就不纯了。”

 小弟子连连点头,说:“记住了记住了,师父您继续。”

 “然后呢,你就开始熬吧。先用大火把水烧开,然后再用小火慢慢熬。等熬到锅里只剩下四升水的时候,就把切好的大黄加进去。这大黄啊,得切成跟棋子差不多大小的小块儿,这样容易煮熟。”

 小弟子一听,又惊呼道:“啊?还要切啊?师父您这不是让我当厨子嘛!”

 张仲景仙师瞪了他一眼,说:“你这小子,就知道偷懒。医者父母心,你得对得起病人啊!赶紧的,把大黄切好加进去。”

 小弟子没办法,只好乖乖地去切大黄了。切好之后,就把大黄加到了锅里,然后继续熬。等熬到水再次沸腾的时候,就可以关火去渣了。

 “去渣之后啊,你就把这药汤分成四份儿。一份儿大概有一升左右吧。然后啊,你就让病人一天喝三份儿,晚上再喝一份儿。记住啊,这药得趁热喝效果才好。”

 小弟子一听,连连点头,说:“记住了记住了,师父您真是太厉害了!”

 张仲景仙师笑了笑,说:“厉害什么厉害啊?这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咱们啊,只是学着用而已。”

 说完之后呢,他又开始给小弟子讲解起这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中各种药材的功效来。

 “首先啊,这柴胡啊,可是个好东西。它味苦性微寒,能入肝胆二经。有疏肝解郁、和解退热、升举阳气的作用。你看这病人啊,胸满烦惊,这不就是肝气郁结、气机不畅的表现嘛?所以这柴胡啊,就是用来疏肝解郁、调和气机的。”

 小弟子一听,连连点头,说:“原来如此啊!师父您真是太棒了!”

 张仲景仙师笑了笑,接着说:“再来说说这龙骨吧。龙骨啊,味涩性平,能入心肝肾三经。有镇静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的作用。你看这病人啊,谵语、一惊一乍的,这不就是心神不宁的表现嘛?所以这龙骨啊,就是用来镇静安神、稳定心神的。”

 小弟子一听,又惊呼道:“哇!这么神奇啊!师父您真是无所不能啊!”

 张仲景仙师瞪了他一眼,说:“你这小子,就知道拍马屁。赶紧的,好好听着!”

 “然后呢,就是这黄芩了。黄芩啊,味苦性寒,能入肺胆脾胃大肠四经。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作用。你看这病人啊,伤寒八九天了,体内肯定有不少湿热之邪。所以这黄芩啊,就是用来清热燥湿、清除湿热之邪的。”

 小弟子一听,连连点头,说:“记住了记住了!师父您真是博学多才啊!”

 张仲景仙师笑了笑,接着说:“再来说说这生姜吧。生姜啊,味辛性温,能入肺脾胃三经。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的作用。你看这病人啊,小便不利,这不就是膀胱气化不利的表现嘛?生姜能温中散寒、促进气化,所以这生姜啊,就是用来帮助膀胱气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