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四十五)(第2页)

 

 “奔豚?啥玩意儿?听起来像是猪八戒发脾气,一路狂奔的小猪崽儿?”小弟子瞪大眼睛,一脸茫然。
 

 张仲景仙师哈哈一笑,解释道:“奔豚啊,可不是什么小猪崽儿,它是中医里的一个病名,说的是一股不正常的气,从少腹,也就是小肚子那儿,嗖的一下往上冲,直冲到心口窝,那感觉,就跟坐过山车似的,刺激得要命!有的人呢,还会伴随着惊恐、心悸、出汗啥的,严重者甚至觉得自己要挂掉了呢!”
 

 “那……那可咋整?难道真要眼睁睁看着这气把人冲上天?”小弟子急得直搓

手。
 

 张仲景仙师摇了摇头,神秘一笑:“别急,咱们有祖传的秘方——桂枝加桂汤!这可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疙瘩,专门对付这种不按套路出牌的气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接下来,咱们就来聊聊这个桂枝加桂汤的制作过程,保证让你听得津津有味,还能学到不少中医知识呢!
 

 首先,咱们得准备药材:桂枝25克(古代一两换算成现代5克,所以五两就是25克啦),芍药15克,生姜15克(记得切片哦,这样煮起来更入味),炙甘草10克(炙甘草比生甘草更温和一些,能调和药性),大枣12枚(记得劈开,让里面的营养都跑出来)。
 

 看这药材清单,是不是觉得挺普通的?但你可别小看了它们,个个都是身怀绝技的高手呢!
 

 桂枝,那可是温经通阳的扛把子,它能让体内的阳气流动起来,把寒气赶跑,还能缓解肌肉疼痛,就像给身体加了个小太阳,暖洋洋的。
 

 芍药呢,是个温柔的小姐姐,擅长养血柔肝,缓急止痛。它和桂枝搭配,一温一柔,刚柔并济,就像是给身体来了个温柔的按摩。
 

 生姜,那可是厨房里的调味圣手,也是中医里的散寒神器。切片煮水,能把体内的寒气逼得无处遁形,还能暖胃止呕,让你吃了之后,整个人都精神抖擞起来。
 

 炙甘草,别看它名字里有个“炙”字,其实它性格挺温和的,能调和药性,还能补脾益气,就像是团队里的和事佬,让大家都和睦相处。
 

 大枣,那可是天然的滋补佳品,能养血安神,还能调和药性,让整个药方更加平和,就像是给药方加了个甜甜的糖衣,让人更容易接受。
 

 好了,药材准备好了,咱们就开始煮药吧!把这五味药材一股脑儿扔进锅里,加上七升水(大约就是七瓶矿泉水的量),大火烧开,转小火慢慢炖,炖到只剩三升水(大约就是三瓶矿泉水的量)的时候,就可以关火啦!记得把药渣过滤掉,只留下药汤,这样喝起来才爽嘛!
 

 然后啊,咱们就把这药汤分成三份,早晚饭后各喝一份,温温的喝下去,那感觉,就像是给身体来了个全方位的spa,舒服极了!
 

 “师父啊,这药真有这么神奇吗?喝了就能把那股乱窜的气儿给驯服了?”小弟子听得眼睛直放光。
 

 张仲景仙师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那当然啦!桂枝加桂汤里的桂枝用量比平时多了些,就是为了加强温阳散寒的力量,把那股不安分的气儿给镇压下去。芍药、生姜、炙甘草、大枣呢,就像是辅助队员,各有各的本事,一起协作,就能把这病给治好了!”
 

 “不过啊,徒弟啊,记住了,这药虽然好,但也不能滥用哦!中医讲究的是辨证施治,每个人的体质都不一样,用药也得因人而异。所以啊,以后遇到这种情况,还是得先来找我这个老中医把把关才行!”张仲景仙师语重心长地说。
 

 小弟子连连点头,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师父啊,你这中医知识真是太渊博了!我以后一定好好跟你学!”
 

 张仲景仙师哈哈一笑,心想:这小子还挺上道儿的嘛!于是又补充了一句:“还有啊,以后别再用烧针这种极端方法出汗了,咱们中医讲究的是调和阴阳,平衡为主,可别瞎折腾自己的身体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