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 睚眦必报楚王良

众所周知,咱们楚王熊午良不是一个好脾气的人。




谁要是以为他是个宽宏大度的人,那可真是大错特错了!




恰恰相反——当年他还是‘曲阳君’的时候,睚眦必报的恶名就已经传遍郢都了。




话说周人那篇檄文写得洋洋洒洒文采斐然,其中对熊午良本人包括楚国历代先君的羞辱,简直令人发指——完全就是一篇撕破脸的街骂了。




其中对楚人‘南蛮’的鄙夷之情,更是跃出纸面。




咱们熊午良文化程度不高……对于周王室那些笔杆子阴损的引经据典,其实看不太懂……但不妨碍他知道里面肯定骂得很脏!




咳!




曾经臭骂过熊午良的人,就没一个能有好下场的!




周王室凭什么例外?




若周人还是曾经那个震怖天下、威风八面的天子,熊午良说不定还能忍忍……奶奶滴,你一个弱鸡,还敢臭骂我们楚国?




真以为你是天子,劳资就不灭了你是吧?




……




公元前294年夏秋之交,楚王熊良在第一次北伐战争中取胜(夺取半个齐国)之后,马不停蹄地发动了第二次北伐。




这一次,楚军的兵锋直指周天子王畿!洛阳!




显然,这是一次政治意义远大于经济或者军事意义的战争——在几百年王室衰微的过程中,周人的直辖领土日渐萎缩,只剩一片孤城【洛阳】了。




地势虽然还算平整,田地也算适宜耕种……但就这一片孤城,充其量也就不到一百里的土地而已——其实没什么经济价值可言。




至于所处的地理位置,虽然位于中原的中心区域,但其军事价值对于楚国来说也就是鸡肋而已——有没有都行。




楚国想要攻秦,可以走【丹阳-武关】的老路,可以走【陇西】的新路……攻齐,可以走【穆陵关】。




至于魏、韩,都和楚国有大片大片的接壤。




再北边的赵、燕两国,在楚国夺下了卫国故地之后,现在也和楚国接壤了……因此,周王室的这一小片土地,并不能给楚国带来太多的军事价值。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楚国伐周的政治意义显然是极大的!